学者刘大年认为,民族独立与近代化是两件事,不能互相代替,民族独立不能代替近代化,近代化也不能代替民族独立。据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没有民族独立,不能实现近代化 B:没有近代化,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 C:可以同时并举实现两个任务,毕其功于一役 D:追求民族独立,最终目的仍在追求国家的近代化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其联系体现在()。

A: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 B: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C: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D:前一个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后一个任务是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已基本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A:民族独立 B:人民解放 C:国家繁荣富强 D:人民共同富裕

__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阐述的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包括()

A: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B: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中,主要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 C: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 D:为建立新中国,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新中国建国初,建立国营企业的主要意义是()

A:消灭了官僚资本主义 B: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C: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D:实现国家财政的稳定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到1952年底,中国__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的两大任务是:()

A:进一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巩固新中国政权,恢复国民经济 D:完成土地改革运动,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__来同意与英国互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

A: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 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 C: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 D: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从而为中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A: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实现四个现代化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新中国金融体系建立的途径包括( )。

A:建立农村信用社 B:没收官僚资本银行 C:合并解放区银行 D:组建中国人民银行 E:改造私人银行与钱庄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