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近三年疟疾病例每年都是1-2例,本月上旬出现7例疟疾病人,上月也有两例病人。通常疟疾病人的治疗药物由卫生院防保科及区疾控中心负责管理。

区疾控中心在接到报告后,应当

A:向村卫生站医生提供必要的抗疟疾药,由村医视情况治疗病人 B:向该村近期所有发热病人发放抗疟疾药进行治疗 C:要求当地卫生院对该村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进行疟原虫检查 D:要求村医将所有疑似病人转送附近医院就诊 E:按常规报告疫情,不必另行报告 F:立即报告市疾控中心 G:立即报告区卫生局 H:派人到现场调查,处理完毕后,再向市疾控中心报告结果

患者男,62岁。,缺失,可摘局部义齿初戴后1个月,咀嚼时常咬颊黏膜,下颌舌侧第一磨牙至牙后垫区压痛,来院复诊。

压痛区检查时应注意

A:舌隆突区 B:上颌结节区 C:内斜嵴 D:舌侧系带区 E:磨开后垫区

患者男,62岁。,缺失,可摘局部义齿初戴后1个月,咀嚼时常咬颊黏膜,下颌舌侧第一磨牙至牙后垫区压痛,来院复诊。

压痛区检查时应注意

A:舌隆突区 B:上颌结节区 C:内斜嵴 D:舌侧系带区 E:磨开后垫区

男性,62岁。缺失,可摘局部义齿初戴后1个月,咀嚼时常咬颊黏膜,下颌舌侧第一磨牙至磨牙后垫区压痛,来院复诊。

压痛区检查时应注意

A:舌隆突区 B:上颌结节区 C:内斜嵴 D:舌侧系带区 E:磨牙后垫区

某男性患者,62岁,缺失,口腔检查发现其区牙槽嵴吸收严重,呈窄条状,患者口述其原义齿有压痛现象。以为基牙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余留牙正常。

缺失区的基托蜡型要求

A:蜡型厚度1~1.5mm,后缘覆盖上颌结节和远中颊角 B:蜡型厚度1.5~2mm,后缘至翼上颌切迹,覆盖上颌结节和远中颊角 C:蜡型厚度2~2.5mm,边缘可薄些,后缘至翼上颌切迹 D:蜡型厚度2.5~3mm,边缘加厚,后缘覆盖上颌结节 E:蜡型厚度2.5~3mm,后缘覆盖后堤区

某男性患者,26岁,因“咽部不适6个月,右颈肿物3个月”来诊。查体:右侧扁桃体窝肿物直径4.5 cm,质地中等;右颈Ⅱ区触及3 cm×2 cm淋巴结。影像学检查:肿物局限于右侧扁桃体窝,周围组织无受侵,无远处转移;右颈Ⅱ区2.5 cm×1.5 cm淋巴结1枚,增强后明显强化。扁桃体肿物活检:低分化癌。

该患者放射治疗靶区高危区(CTV1)包括的部位是

A:同侧Ⅰ~Ⅲ区及RPN区 B:同侧Ⅰ~Ⅳ区及RPN区 C:同侧Ⅰb~Ⅲ区及RPN区 D:同侧Ⅰb~Ⅴ区及RPN区 E:同侧Ⅱ~Ⅳ区及RPN区

某男性患者,61岁,因“发现右颈包块3个月,增大1个月”来诊。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外伤、手术史;长期生活于原籍辽宁;吸烟30支/d×40年,饮白酒100 ml/d×10年。查体:一般情况可,KPS=80;右颈Ⅱa区触及1枚2.5 cm×2.5 cm淋巴结,质中,半固定,轻压痛;右侧扁桃体偏硬,右侧舌根偏硬,口腔未见明确肿物;间接鼻咽镜:鼻咽各壁结构正常;间接喉镜:喉及下咽结构正常,声带活动良好。实验室检查:Hb 135 g/L,WBC 5.6×10/L,N 0.87,PLT 220×10/L;肝、肾功能正常;EBV(-)。颈淋巴结穿刺病理:发现鳞状细胞癌细胞。

如选择先放射治疗,高危区(CTV1)应该包括的颈淋巴结区域是

A:右侧Ⅱ~Ⅳ区,左侧Ⅰb区 B:右侧Ⅰ~Ⅲ区,左侧Ⅱ区 C:右侧Ⅰb~Ⅲ区,左侧Ⅱ区 D:右侧Ⅰb~Ⅴ区,左侧Ⅱ区 E:右侧Ⅰ~Ⅳ区,左侧Ⅱ~Ⅲ区 F:右侧Ⅰa~Ⅳ区,左侧Ⅱ~Ⅲ区 G:右侧Ⅰa~Ⅴ区,左侧Ⅱ~Ⅲ区 H:右侧Ⅰa~Ⅴ区,左侧Ⅱ区

某男性患者,21岁,福建人,因“头痛7个月,右眼复视1个月”来诊。无发热、盗汗及体重减轻。查体:鼻咽右顶后壁结节样肿物,表面坏死,覆盖分泌物,右颈Ⅱ区可触及1枚淋巴结,2 cm×2 cm,质中,活动,无压痛;脑神经检查:右侧展神经麻痹。

患者的AJCC分期(第7版)是( 提示 鼻咽肿物活检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MRI肿物侵犯右侧咽旁间隙,斜坡骨质破坏,侵犯右侧海绵窦,右颈Ⅱ区1枚淋巴结,1.5 cm×1.5 cm。腹部B型超声、骨ECT及胸部X线片未见转移。)

A:T2N1M0 B:T3N1M0 C:T3N2M0 D:T4N1M0 E:T4bN1M0 F:T4N2M0

王某,男,61岁,缺失,可摘局部义齿初戴一个月,咀嚼时常咬颊黏膜,下颌舌侧第一磨牙至磨牙后垫区压疼,来医院就诊。

压疼区检查时应注意

A:舌隆突区 B:上颁结节区 C:内斜嵴 D:舌侧系带区 E:磨牙后垫区

王某,男,61岁,缺失,可摘局部义齿初戴一个月,咀嚼时常咬颊黏膜,下颌舌侧第一磨牙至磨牙后垫区压疼,来医院就诊。

压疼区检查时应注意

A:舌隆突区 B:上颌结节区 C:内斜嵴 D:舌侧系带区 E:磨牙后垫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