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国冶金企业的改革经验和效果的部分材料:
[材料 1]1990 年,邯钢与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
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当时生产的 28 个品种有 26 个亏损,总厂已到了难
以为继的状况,然而各分厂报表中所有产品却都显示出盈利,个人奖金照发,感受不到
市场的压力。 造成这一反差的主要原因, 是当时厂内核算用的 “计划价格 ”严重背离市场,
厂内核算反映不出产品实际成本和企业真实效率。邯钢从 1991 年开始推行了以 “模拟市
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 ”为核心的企业内部改革。用产品的市场售价减去目标利润,按
厂内工序反向逐步推算成本,使目标成本等项指标真实地反映市场的需求变化。(摘自
《经济日报》 1995年 1 月 25 日)
邯钢由于紧紧抓住了单位产品劳动时间的节约,是它们的产品成本连年下降。按同
口径计算,1991 年下降 6.86%,1992 年下降 4.83%,1993 年下降 6.13%,1994 年下降 8.9%,
1995 年下降 1% ,利润同样连年增长。(摘自《当代经济研究》 1998 年第 3 期)
[材料 2]邯钢针对产品的不同情况,对原来亏损但有市场的产品做到不赔钱或微
利,原来盈利的产品要做到增加盈利,对成本降不下来的产品停止生产。(摘自《经济
日报》 1995年 l 月 25 日)
从 1991 年到 1997年,邯钢共投资 40 多亿元进行了 22 次大中型技改,每项均比别
的企业少投人 30%一 50%的资金,但效益却多产出 50%以上 ……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对
高品质钢材的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目前只能生产普通建筑钢材局面,形成以板材
为主,建筑用钢材为辅的产品结构。(摘自《隙望》 1999 年第 6 期)
[材料 3]通过学习邯钢、邢钢(邢台钢铁公司),人学精了,学得有了市场观念
了……严格抓管理,吨钢成本下降,产值和销售收人都比去年同期增长 20%以上,总成
本却比去年下降了 5.9%。(摘自《经济日报》 1996年 12 月 12 日)济钢(济南钢铁集
团总公司)是在学邯钢过程中,从冶金行业涌现出来的又一个典型。济钢学习邯钢既掌
握了邯钢经验的实质,同时又在具体方法上加以创新。其不仅依据市场情况和目标利润
倒推出成本计划,而且把主要精力放在影响成本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上,根据经济技术
指标达到同行业前三名和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的原则,正算成本,然后比较修正,确定
出科学的成本计划再进行层层分解、层层考核。从卫 993 年到 1998 年济钢在提取设备
折旧率为 11.28%,比全行业平均水平几乎高出 1 倍的前提下,实现利润却由 1.48 亿元
提高到 1.8 亿元,增幅达 21.6%。
请回答:
结合材料 1、材料 2、材料 3 谈谈推广邯钢经验的意义。
[材料]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 “万人坑 ”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
一张欠债工票, 上面记载 1942 年 n 月牛世清挖煤 30 天,月工资 32.34元。据资料记载,
当时公认每日产煤 1.88 吨,每吨煤市价 22.65元,每吨煤的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
内) 14.90元。
请计算:
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有多少?
[材料]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 “万人坑 ”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
一张欠债工票, 上面记载 1942 年 n 月牛世清挖煤 30 天,月工资 32.34元。据资料记载,
当时公认每日产煤 1.88 吨,每吨煤市价 22.65元,每吨煤的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
内) 14.90元。
请计算:
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材料 1]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
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 ……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
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
不创造价值。(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 169-1
70 页)
[材料 2]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
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我们那位还只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占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
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 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取出的价值必须大于他投入的价值。
他变为蝴蝶, 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 170-171页)
请回答:
根据材料 1 说明马克思说的资本流通公式的矛盾指什么?为什么?
[材料 1]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
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 ……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
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
不创造价值。(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 169-1
70 页)
[材料 2]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
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我们那位还只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占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
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 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取出的价值必须大于他投入的价值。
他变为蝴蝶, 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 170-171页)
请回答:
根据材料 2 说明解决上述矛盾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结合你所学的原理说明
如何解决矛盾?
[材料] 19 世纪中期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
工资水平,约比德国、俄国等大陆国家的工资高出 50%。从那时到现在,经过一百多年
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试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
本主义的有关原理,说明资本主义各国工资水平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
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以及对策。
[材料]美国是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却仍然存在着失业工人。据美国
劳工部宣布, 1992年 5 月份 950万人失业,失业率达 7,5%。试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
理,阐明工人失业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伴侣。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微软公司是 20 世纪 90 年代对美国新经济有重要贡献的成功企业,但微软
仍遭遇垄断案。对于新兴产业和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企业政府并不放松反垄断行为。
1994 年 7 月,美国政府与微软达成一项协议, 即不再要求计算机制造商将其视窗操作系
统作为必备原件安装。但在 1995 年 11 月因与对手网景公司划分浏览器市场遭到拒绝,
微软便要求安装视窗操作系统必须同时安装其 “探索者 ”浏览器。 1997 年 10 月,微软实
施将浏览器与视窗操作系统捆绑出售。捆绑销售使微软市场份额大增,从原有的 3%-
4%的市场份额上升至 5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为此,美国反托拉斯部门与微软公司开
始了漫长的诉讼之路。 2000 年 6 月地方法院法官判决微软公司分解为两个独立公司。 政
府拆分微软行为在于保护市场竞争。微软不服又提出上诉。其结果微软虽未被拆分,但
上诉法院确认微软的市场垄断事实,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根据刘峰、靳立新:
《微软垄断始末》,《经济学消息报》 2000 年 11 月 17 日整理)
请回答:
微软垄断案反映了垄断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 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微软公司是 20 世纪 90 年代对美国新经济有重要贡献的成功企业,但微软
仍遭遇垄断案。对于新兴产业和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企业政府并不放松反垄断行为。
1994 年 7 月,美国政府与微软达成一项协议, 即不再要求计算机制造商将其视窗操作系
统作为必备原件安装。但在 1995 年 11 月因与对手网景公司划分浏览器市场遭到拒绝,
微软便要求安装视窗操作系统必须同时安装其 “探索者 ”浏览器。 1997 年 10 月,微软实
施将浏览器与视窗操作系统捆绑出售。捆绑销售使微软市场份额大增,从原有的 3%-
4%的市场份额上升至 5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为此,美国反托拉斯部门与微软公司开
始了漫长的诉讼之路。 2000 年 6 月地方法院法官判决微软公司分解为两个独立公司。 政
府拆分微软行为在于保护市场竞争。微软不服又提出上诉。其结果微软虽未被拆分,但
上诉法院确认微软的市场垄断事实,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根据刘峰、靳立新:
《微软垄断始末》,《经济学消息报》 2000 年 11 月 17 日整理)
请回答:
通过微软垄断案,你从中可以深刻领悟哪些经济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