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读图2-13中所示职能符号表示的意义。 
某分时系统中的进程可能出现如图2-13所示的状态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图2-13,该系统采用的是什么进程调度策略
某分时系统中的进程可能出现如图2-13所示的状态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图2-13,该系统采用的是什么进程调度策略
某分时系统中的进程可能出现如图2-13所示的状态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把图2-13中的每一个状态变化的原因填在表2-8相应的栏中。 
已知y=1是方程2-13(m-y)=2y的解,求关于x的方程m (x-3)-2=m (2x-5)的解
可求得m=1,则方程的解为x=0
根据图2-13所示装置,完成下列问题:

图2-13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
(2)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装置_________和装置_________或装置_________连接;或选用装置_________和装置_________或装置_________连接(填装置编号)。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则应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里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和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发生装置可选用A、B,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装置可选用C、D。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不同,检验氧气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
答案:(1)酒精灯 试管 (2)A C D B C D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过氧化氢水+氧气 D瓶口处
我综合 我发展
如图2-13所示,两个集气瓶各装一瓶空气和一瓶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为红棕色),把两瓶间的玻璃片抽掉,看到什么现象?用分子观点解释。

图2-13
思路解析:从题给实验情景分析,用分子观点即利用分子的特性——分子不断运动和存在间隔的知识来解释。尽管处于下瓶的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但由于二氧化氮分子和空气中各种分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把两瓶间的玻璃片抽掉后,二氧化氮分子不断地从下瓶运动到上瓶空气中各种分子的间隔中去,同样,空气中各种分子也不断地运动到二氧化氮分子的间隔中去,最后两瓶气体的分子达到均匀地混合,两瓶气体的颜色趋于一致。
答案:下瓶颜色变浅,上瓶颜色变深,最后上下两瓶气体颜色趋于一致,都呈淡红棕色。这种变化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也是分子之间有间隔的证明。
等高线地形图(图2-13),完成16~17题。
图2-13 16.图示①②③④四个坡面中,坡度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当图中甲地的气温为18℃时,乙地的气温大约是( ) A.12℃B.15℃C.18℃D.21℃
一列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波形图如图2-13甲所示,a、b、c、d是波传播方向上的四个振动质点的平衡位置。如再过3/2个周期开始计时,其中某质点继续振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质点是________。
图2-13
A:a处质点 B:b处质点 C:c处质点 D:d处质点
(2013年广东阳江)读等高线地形图(图2-13),完成16~17题。
图2-13 16.图示①②③④四个坡面中,坡度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当图中甲地的气温为18℃时,乙地的气温大约是( ) A.12℃B.15℃C.18℃D.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