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

A:变革生产关系,加快向共产主义过渡 B:回头走资本主义道路,补生产力发展不足的课 C:以阶级斗争为纲,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D: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在指导思想上始终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经济依据是消费决定生产 B: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C:大力发展生产力能解决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切问题 D: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引进,科技进步在发达国家的帮助下完成

__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强调,30年来,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因为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②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提供物质技术基础④只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我国为什么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5分)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6分)

(1)这是由我国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分)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分)

[c48fb55b8b768473.gif]   (2)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2分)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1分)③加快科学支柱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1分)④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第(1)问主要依据教材内容回答即可。回答第(2)问要把教材中相关探究的内容包含进去,否则要点就不全面。

下列属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措施是: ①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③加快科技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坚持改革。( )世纪金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世

2010年3月5日,____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为此,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③只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解决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切问题 ④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

A:①④ B: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④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经济依据是生产决定消费 B: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C: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切问题 D: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

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我国为什么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http://www..com/

(1)这是由我国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2)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加快科学支柱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解析:

本题考查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第(1)问主要依据教材内容回答即可。回答第(2)问要把教材中相关探究的内容包含进去,否则要点就不全面。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