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证明是()。
A: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 B:实践标准以外的又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 C:先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D:优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题为()的文章,拉开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序幕。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关于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D:《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什么》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题为()的文章,拉开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序幕。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关于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D:D、《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什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根据这句话,如下阐述不正确的是( )。
A:实践可以检验真理 B:只有实践可以检验真理 C:一定还存在其他检验真理的标准 D:其他任何标准都不能检验真理
“凡是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并使我们得到效果的东西就是真理,这也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段话
A: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C:认为有用即真理 D:否定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根据这句话,如下阐述不正确的是()。
A:实践可以检验真理 B:只有实践可以检验真理 C:一定还存在其他检验真理的标准 D:其他任何标准都不能检验真理
2008年是改革开放 30周年。30年前,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在
当时中国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这场讨论把中国推上了改革开放之路。回答 7-8题。
之所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A:实践具有客观性 B:实践具有能动性 C: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这篇文章被视为当时中国一个重要的“政治宣言”,在全党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也遭到一些人的非议和指责,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继而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30年。运用哲学知识回答: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①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1分)
②主观认识本身无法证明自身是否正确,认识对象不能“自言其明”,二者都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2分)
③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联结主客观的桥梁,人们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2分)
④如果不坚持实践标准,就会陷入主观主义错误。(1分)
解析:
本题指向性明确,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的一个知识点,属于原因依据类型的主观题。需要对这个知识点具体展开作答。
(2009·北京东城质检一)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在当时中国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场讨论把中国推上了改革开放之路。之所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 )
A:实践具有客观性 B:实践具有能动性 C: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这篇文章被视为当时中国一个重要的“政治宣言”,在全党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也遭到一些人的非议和指责,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继而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30年。运用哲学知识回答:
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其实质是“扬弃”。(2分)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分)。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分)。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1分)
解析:
本题没有直接给出考查点,审题的关键在于设问隐含的意思以及审材料。通过审设问和材料可知是考辩证的否定观、社会发展规律等知识。作答时注意结合材料,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