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建于7度抗震设防区的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I2类。非承重填充墙采用砖墙,墙体较少,周期折减系数为0.7,结构自振周期T=1.0s。底层层高6m,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为0.45。

假定该框架底层屈服强度系数是相邻上层该系数的0.55倍,底层各柱轴压比均大于0.5,且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及结构稳定方面的影响,试问,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按弹性分析的层间位移Δu的最大值(mm),接近下列何值时才能满足相关规范,规程中规定的对结构薄弱层(部位)层间弹性位移的要求?

A:44.6 B:63.2 C:98.6 D:120.0

某一建于7度抗震设防区的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I2类。非承重填充墙采用砖墙,墙体较少,周期折减系数为0.7,结构自振周期T=1.0s。底层层高6m,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为0.45。

假定各层层高均相同,由计算分析得知,该框架结构首层的弹性等效侧同刚度,试问,当考虑重力二阶效应时,其结构首层的位移增大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00 B:1.03 C:1.07 D:1.12

患者下颌磨牙银汞充填后,要求全冠修复。检查所见近中面大面积银汞充填,固位力及抗力均较差,叩痛(-),无松动,牙龈组织正常。

如果采用铸造全冠修复,牙体制备时应将面均匀磨除

A:0.3~0.5mm B:0.6~0.7mm C:0.8~1.0mm D:1.2~1.4mm E:1.5~2.0mm

某男性患者,46岁,因左下颌第一恒磨牙龋,用银汞合金多改充填,均因充填体断裂而失败,曾有自发痛。口腔内科医师建议作冠修复。口腔检查:左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深龋,牙冠缺损达远中1/3,窝洞无固位形,向远中畅开。面残留银汞合金充填物。远中龈壁洞距牙龈缘1mm,左下颌第一、二恒磨牙间无接触关系,并存在食物嵌塞。

提示:左下颌第一恒磨牙X线片显示,髓腔内有充填物,未作根管充填,尖周未见明显病变,远中牙槽突呈水平吸收达根1/3。左下颌第二恒磨牙未见龋变,拆除全部原充填料,见左下颌第一恒磨牙髓室顶未完全揭开,并有少量龋变组织残留。左上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腭尖明显高出上颌牙的平面。对该病例,在冠修复前尚需作哪些准备

A:牙髓治疗完成后,窝洞底部以磷酸锌粘固粉预备成平面或台阶形,用暂补料充填窝洞 B:调磨对颌牙 C:左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 D:清理髓室后,置空管糊剂后磷酸锌粘固粉充填 E:牙髓治疗完成后将窝洞所有轴壁去除倒凹 F:左上颌第一恒磨牙彻底清理髓腔去除残留龋坏组织

某男,51岁,因"头昏4月,行走不稳伴失语半月"入院。2年前曾有进食疯牛肉史。入院查体Babinski征阳性。辅助检查:脑脊液生化、常规、头颅CT均正常;脑电图提示周期性尖锐复合波。

确诊需行下列哪项检查

A:头颅MRI B:脑血管造影 C:脑组织免疫组化查Prp D:动态脑电图 E:以上均不是

患者中年男性,血尿半月余,IVP示同侧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均充盈缺损。

该患者如行CT检查,以下说法哪项不正确

A:病灶呈分叶状 B:肿瘤常伴有钙化 C:增强后病灶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区 D:病灶内部密度不均 E:病灶可侵犯周围组织,脂肪间隙模糊不清

某男,51岁,因"头昏4月,行走不稳伴失语半月"入院。2年前曾有进食疯牛肉史。入院查体Babinski征阳性。辅助检查:脑脊液生化、常规、头颅CT均正常;脑电图提示周期性尖锐复合波。

确诊需行以下哪项检查

A:头颅MRI B:脑血管造影 C:脑组织免疫组化查Prp D:动态脑电图 E:以上均不是

甲、乙两个投资方案,寿命周期均为10年,均分三期进行投资,投资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乙方案投资总额在寿命周期结束时的终值为() 万元。

A:4000 B:4153 C:6134 D:6286

下面哪些情况下能均充转为浮充()

A:系统停电从新来电 B:电池空开跳闸 C:最大均充时间到 D:均充电流减少到转浮充电流

电池组均充的作用是()。

A:单体电池电压一致 B:电解液比重一致 C:容量一致 D:均衡充电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