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庭权利结构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家庭权利中心不受感情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B:没有权利中心的家庭也可完成相应的家庭职能 C:家庭权利结构模式反映了家庭成员相互作用方式 D:家庭权利结构不随生活周期的改变而改变 E:家庭权利中心是约定俗成的

杜先生夫妇今年均为30周岁,有一个7岁的儿子,杜先生是一名职业投资人,收入颇丰,2011年收入为50万元(税后),但没有社保,杜太太是一名外科医生,收入稳定,月薪1.5万元(税后),并有年终奖5万元(税后),社保也比较全面。 杜先生一家虽然收入较高,但消费理念比较保守,全家每月基本生活费用5000元,杜先生每年养车需要支出3万元,杜太太每年美容及健身需支出约1万元,杜先生爱好旅游,每年会带妻儿出去游玩一次,需要花费2万元,此外,每年孝顺双方父母,共需要10万元。 杜先生长期投资股票市场,理财观念较强,家庭有活期储蓄5万元,货币市场基金15万元。债券型基金80万元,股票型基金200万元,还有700万元股票,所有投资产品今年的总收益为80万元。此外,杜先生拥有一套住房,购买价格200万元,购买于2011年1月(当月开始还贷),贷款150万元,期限25年,利率为6.5%,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现在升值为300万元,杜先生还有一辆价值30万元的汽车。 杜先生家庭的理财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杜先生夫妇希望儿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计划让儿子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假设届时为22岁),现在出国留学费用约为100万元,预计年增长率为5%。因此杜先生家庭需要现在建立教育金账户,及早准备儿子的留学教育金; (2)杜先生夫妇均为购买商业保险。杜先生虽然去年收入较高,但身为职业投资人,收入并不稳定,而且没有任何保障,杜先生担心自己发生意外,给家庭带来经济危机,所以计划投保一份商业保险: (3)杜先生夫妇希望50岁退休,享受晚年生活。夫妇二人计划退休后去各地旅游,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和生活品质的要求,预计退休后每年需要20万元,生存至85岁,因此现在开始就需要准备养老基金,假设退休前投资收益率为5%,退休后的投资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相互抵消,不予考虑。 提示: 1、信息收集时间为2011年12月31日; 2、不考虑存款利息收入; 3、月支出均化为年支出的1/12,不考虑折旧; 4、计算过程保留两位小数,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位。 客户财务状况分析:(共有三个表)

下列关于杜先生家庭财务比率表描述正确的是( )。

A:杜先生家庭负债收入比率为8% B:杜先生家庭清偿比率为89% C:杜先生家庭投资与净资产比率为83% D:杜先生家庭结余比率为78%

基础资料调查中,家庭资料方面,可以不考虑的是:

A:家庭规模 B:家庭生活方式 C:家庭空间行为模式 D:家庭生活空间规模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2008年中国家庭居民的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与2006年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结果比较,消费支出总额从17388元升高到22555元(未考虑价格变动因素),消费结构也进一步改善,作为家庭生活水平标志的恩格尔系数(家庭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进一步降低。在2008年城乡家庭消费支出细项中,列前三位的消费类型是食品、教育和医疗,分别占总支出的34.0%、11.5%和10.6%。调查还显示,城乡居民消费的总体结构及家庭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与衣着类)与发展型消费(包括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医疗保健、旅游等)所占比重,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情况看,城乡居民消费层次有所提高。大众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提高较快,但家庭消费率总体仍偏低。

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

A: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总体结构进一步改善 B:城乡居民消费商品化程度较高,但消费层次存在明显差异 C:家庭消费率总体偏低,消费率随收入提高而边际递减 D:大众耐用消费品普及率较高,农村消费发展潜力巨大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2008年中国家庭居民的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与2006年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结果比较,消费支出总额从17388元升高到22555元(未考虑价格变动因素),消费结构也进一步改善,作为家庭生活水平标志的恩格尔系数(家庭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进一步降低。在2008年城乡家庭消费支出细项中,列前三位的消费类型是食品、教育和医疗,分别占总支出的34.0%、11.5%和10.6%。调查还显示,城乡居民消费的总体结构及家庭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与衣着类)与发展型消费(包括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医疗保健、旅游等)所占比重,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情况看,城乡居民消费层次有所提高。大众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提高较快,但家庭消费率总体仍偏低。

教育和医疗支出占城乡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比较高,分别占11.5%和10.6%,教育和医疗的家庭消费支出比例较高,主要显示了:()

A: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 B:教育、健康方面的支出是一种刚性消费 C:教育、医疗的费用和支出,存在比重过高的问题 D:教育、医疗的费用和支出增长过快,影响到居民一般生活质量的改善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 8个小题: 2009年12月31日,金融理财师小张与客户王博初次见面后了解到如下信息: 家庭状况: 王博,35岁,工程师;太太张娜, 35岁,教师。二人育有一女王琳, 8岁,计 划18岁开始接受 6年的高等教育。三人均身体健康,王博夫妇都计划 60岁时退休。 财务状况: 注1:银行存款利率为零。 注2:股票型基金是 3年前以每份 1元的价格申购,目前基金每份净值为 1.35元, 不考虑申购费用。 注3:5年前王博办理了该住房按揭贷款 4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 5.5%,每月底 以等额本息方式还款,剩余还款期限 15年,目前该房产市场价值 200万元。 注4:汽车为 1年前购买,年折旧率为 10%。 注5:夫妻工资收入均为扣除税费后的收入,年工资收入按 12倍月工资收入计 算。 注6:家庭消费支出中三人消费分别占 1/3,年消费支出按 12倍月消费支出计算。 假设条件: (1)通货膨胀率为 3%。 (2)高等教育学费增长率为 4% 理财目标 (1)女儿 18岁开始接受 6年的高等教育,目前学费(不含生活支出)为每年 2 万元。 (2)夫妻二人计划 60岁时退休,退休前后生活水平保持不变,二人退休后还要 继续生活 25年。 保险状况: 没有投保任何商业保险。

针对王博家庭目前的状况,小张以下财务诊断意见中, 错误的是( )。

A:家庭负债比率过高,每月收支现金流量中还款负担过重 B:家庭缺乏保险保障,应加强保险规划 C:应尽早开始子女教育金规划和夫妻退休金规划 D:家庭投资性资产配置过低,应适当提高投资性资产比重,或考虑提前偿还部分贷款

中国目前正在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因此, “银发住宅”市场将成为关注热点。从二 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四二一”成为未来中国家庭的基本结构,即 一对夫妇抚养一个孩子并赡养四位老人。 “银发住宅”的建设应从这一家庭结构出发,住宅 设计既要考虑便于赡养老人, 又要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特色, 应该设计成既便于和子女团 聚而又相对独立的新式住宅。目前, “银发住宅”主要有“老少居”和“老年公寓”两种形 式。 “老少居”是指两代人或多代人既能同住在一处,又能各自独立生活的住宅。要“分得 开,住得近”。这一住宅形式在市场上颇受消费者青睐。 另外,虽然农村老人还有很强的 “养 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但城镇老人中正逐渐形成了一股愿意进 “老年公寓”的热潮。据统计, 在几个特大城市里,有近 30%的老人愿住和子女彻底分开的“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的 修建应从老年人的需要出发,力求方便、省力、安全。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 “老年公寓” 应修建成平房或低层楼房;另外,从安全的角度出发, “老年公寓”不宜修在马路边,住宅 门口要与马路有一定距离。

“四二一”的家庭结构说明在未来中国家庭中( )。

A:孩子会增多 B:中年人责任很重 C:生活水平将提高 D:“家长制”将加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