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2岁,离异9年,2008年5月入院。2007年上半年与一个比她年轻9岁的单身男性秘密恋爱,并在单位宿舍有同居行为,被其他同事知道后常遭受议论或开玩笑,患者感到压力重重。2007年11月患者突然出现耳闻人语,常听到同事议论,指责和谩骂自己的声音,并认为遭到同事跟踪,监视,看到同事在一起就认为是在对她指指点点。患者为此感到情绪低落,什么事都不想做,不想说话,不愿见人,终日卧床不起,觉得脑子反应迟钝,食欲减退,体重明显减轻,周身不适。自感活着没有意思,坚持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事情才招致他人非议。11月16日在门诊诊断为“分裂样精神障碍”,予奥氮平5~10mg/d治疗无效而入院。

对该病的治疗策略是

A:药物治疗 B:心理治疗 C:综合治疗 D:电休克治疗 E:家庭治疗

ARDS时常用的“肺开放”策略指吸气时用吸气压(PIP)使萎陷的肺泡复张,呼气时加以一定水平的PEEP维持肺泡开放。

“肺开放”策略可根据压力(P)-容量(V)曲线来选择合适的PIP和PEEP。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在P-V曲线的初始段和末段分别有一个拐点,称为下拐点和上拐点(或称低拐点和高拐点) B:上拐点处所对应的压力使整个肺完全开放,当PIP高于此值时,可导致肺泡的过度膨胀 C:下拐点处所对应的压力是使肺泡保持开放的临界压力值,如果PEEP低于此值,一部分肺泡将再次塌陷 D:确保PEEP被设置在恰好高于下拐点值 E:PEEP值越高越有利于改善氧合

ARDS时常用的“肺开放”策略指吸气时用吸气压(PIP)使萎陷的肺泡复张,呼气时加以一定水平的PEEP维持肺泡开放。

关于“肺开放”策略,叙述错误的是

A:“肺开放”策略已被认为是一种符合生理的过程 B:不同患者的肺需要不同的膨胀压力和保持肺开放的压力 C:随着疾病的不同阶段压力在不断地发生改变 D:“肺开放”策略不宜多实施,最好每日1次 E:应用更先进的呼吸机支持呼吸,肺开放策略的临床应用将会更加普遍

 患者男,21岁,因低热,咳嗽,咯血而就诊,并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医师疑为活动性肺结核。

该患者最后确诊为菌阳肺结核,须经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的是

A:填写传染病报卡 B:与别的患者隔离 C:将患者转往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 D:四联抗结核治疗 E:向同病房医护人员告知

 患者男,18岁,因腹胀,水肿,气促1年入院。有肺结核病史。查体:Bp 90/60 mmHg,呼吸稍急促,颜面水肿。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脏临界,心率130次/min,心律绝对不齐,心音稍低钝,P不亢进,胸骨左下缘可闻及弱而短促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腹壁静脉曲张,肝大,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水肿。

最可能采取的治疗策略

A:经皮三尖瓣球囊扩张 B:利尿,保守治疗 C:抗结核治疗 D:外科三尖瓣置换和心包剥离术 E:心包剥离术

患者男,21岁,因低热,咳嗽,咯血而就诊,并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医师疑为活动性肺结核。

该患者最后确诊为菌阳肺结核,须经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的是

A:填写传染病报卡 B:与别的患者隔离 C:将患者转往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 D:四联抗结核治疗 E:向同病房医护人员告知

女性,48岁,5年前患右上肺结核,痰菌阳性,经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治疗6个月,痰菌转阴,病灶明显吸收,自行停药,未再随访。近1月来感乏力,2d前起咳嗽,痰中带血就诊。X线胸片示右上肺大片密影,边缘不清,密度不均,高密度病灶部分隐约见有钙化。侧位病变位于肺上叶尖后段,呈团块状,约4cmx4.5cm大小,边界毛糙。家庭中近期有人患肺结核。

经检查痰菌阳性,确诊肺结核,在药敏测定结果报告之前化学治疗方案拟定应主要参考

A:既往治疗史 B:病变范围 C:病变的组织破坏程度 D:痰菌菌量 E:毒血症症状

女性,48岁。5年前患右上肺结核,痰菌阳性,经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治疗6个月,痰菌转阴,病灶明显吸收,自行停药,未再随访。近1月来感乏力,2d前起咳嗽,痰中带血就诊。X线胸片示右上肺大片致密影,边缘不清,密度不均,高密度病灶部分隐约见有钙化。侧位病变位于肺上叶尖后段,呈团块状,约4cmx4.5cm大小,边界毛糙。家庭中近期有人患肺结核。

经检查痰菌阳性,确诊肺结核,在药敏,测定结果报告之前化学治疗方案拟定应主要参考:

A:既往治疗史 B:病变范围 C:病变的组织破坏程度 D:痰菌菌量 E:毒血症症状

某女性患者,41岁,因“闭经、泌乳3年,视力减退1年,头痛5个月”来诊。查体:意识清楚;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0.3 cm,对光反射迟钝,以左眼为甚,左眼颞侧偏盲,双侧视盘萎缩;双乳有泌乳;四肢、脊柱未见畸形,四肢肌力、肌张力未见明显异常;双侧巴宾斯基征(-)。

治疗策略是

A:溴隐停 B:化学治疗 C:放射治疗 D:γ刀治疗 E:X刀治疗 F:手术治疗

某女性患者,41岁,咳嗽、乏力5个月,查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X线胸片:双肺斑片条索阴影,右肺上野3cm×3cm球形淡薄阴影,密度均匀,边缘欠清,痰涂片抗酸杆菌(++)。既往史:5年前因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本次发病予HERZ抗结核治疗3个月,复查X线胸片,双肺斑片阴影明显吸收,但右上球形阴影略有增大,体重减轻。

诊疗宜选

A:继续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复查X线胸片观察球形阴影有无好转 B:抗感染、抗结核治疗,3周后复查X线胸片,观察球形阴影有无好转 C:送检痰细菌培养+药敏及真菌培养+药敏,等待结果回报,再行进一步治疗 D:送检痰罗氏培养+药敏,明确有无耐药菌感染 E:血CEA、痰癌细胞及胸部CT检查,必要时行正电子断层摄影(PET)检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