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52岁。腰背疼痛半年,牙龈出血2周就诊。体检:中度贫血貌,肝肋下1cm,脾肋下刚及。化验:Hb80g/L,WBC3.8×10
/L,血小板56×10
/L。尿蛋白(+++),ESR105mm/1h末,骨骼X线摄片L
,L
有楔形压缩,多根肋骨有虫蚀样破坏。血钙3.25mmol/L,IgG5.0g/L,IgA2.1g/L,IgM0.5s/L,IgD0.003g/L,尿本周蛋白(-)。
本例检查结果BUN20.5mmol/L,肌酐400μmol/L,AKP50U,骨髓涂片原浆加幼浆细胞0.05(5%),成熟浆细胞0.07(7%),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B: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 C:非分泌性多发性骨髓瘤 D:IgG型多发性骨髓瘤 E:IgD型多发性骨髓瘤
某男,60岁。乏力,疲倦半年,1个月来低热、纳差来门诊。体检:轻度贫血貌,颈部可扪及多个蚕豆大小淋巴结,质坚无压痛,肝未扪及,脾肋下2 cm。化验:Hh 8l g/L,WBC 48×10
/l,血小板125×10
/L,分类中性粒细胞0.22(22%),淋巴细胞0.75(75%),M 0.03(3%),网织红细胞0.12(12%),Coombs试验(+)。
假如淋巴结活检以成熟小淋巴细胞浸润为主,骨髓涂片显示增生明显活跃,成熟淋巴细胞占0.60(60%),原淋加幼淋巴细胞占0.05(5%),红系占0.30(30%),粒系增生受抑,巨核细胞28个。此时首选治疗是
A:COP B:CHOP C:环磷酰胺加长春新碱 D:苯丁酸氮芥加丙种球蛋白 E:苯丁酸氮芥加泼尼松
某男,15岁,反复呕血、黑便,皮肤瘀斑1周,肝、脾不大,血红蛋白56g/L,WBC5×10
/L,血小板12×10
/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数增多,幼巨核细胞比例增多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血友病A D:过敏性紫癜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失血性贫血
某男,15岁,反复呕血、黑便,皮肤瘀斑1周,肝、脾不大,血红蛋白56g/L,WBC5×10
/L,血小板12×10
/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数增多,幼巨核细胞比例增多
如患者发生头痛、呕吐,继而意识模糊,应考虑
A:贫血致神情淡漠 B:颅内出血的可能 C:低血容量休克 D:脑膜炎 E:癫痫
某女,25岁。妊娠8个月,渐感头晕、乏力、面色苍白、下肢水肿。化验:RBC 2.0×10
/L,Hb75g/L,WBC 3.8×lO 9/L,血,小板76×l0 9/L,MCV120 n(120μm 3),MCH 40 pg,叶酸测定1 ng/ml(正常值3~7 ng/mD,血清维生素B12浓度正常。
通过治疗,于第4周红细胞上升到3.0×10/L.Hb上升到89×10/L,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均恢复正常,于第8周复查RBC 3.5×10/L,Hb90g/L,此时的合理治疗是
A:继续原方案治疗 B:增加原药物剂量 C:在原药物治疗基础上加铁剂加多种维生素 D:肌肉注射四氢叶酸钙 E:增加新鲜绿叶谎菜、水果、肉类等含叶酸丰富食品摄入
某16岁女生,诉一周来外伤后皮肤有很多淤斑。血小板计数10×10
/L。
经证实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后行切脾治疗。切脾后,血小板计数仍低于20×10 9/L。下述关于难治性ITP治疗的论述,哪一条是正确的
A:预防性输入血小板以防止大出血发作 B:凭经验用长春新碱可使某些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得到缓解 C:在月经期反复出血者应行子宫切除术 D:间断输入同型血小板 E:以上所述都不正确
某女性患者,21岁,反复出现双下肢紫癜,月经过多一年,脾不大。血红蛋白:105g/L,白细胞5.4×10
/L。血小板25×10
/L。血沉、尿常规及肝功能试验正常。未找到红斑狼疮细胞。颗粒性巨核细胞增多,余正常。
提示:患者入院后出现黑便,复查血象血小板数量为5×10/L,查体发现双下肢新鲜出血点。 提问:需紧急采取的治疗措施有
A:输新鲜血小板 B:皮质激素 C:静滴丙种球蛋白 D:免疫抑制剂 E:脾切除术
某女,25岁,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5.5×10
/L,分类正常,血小板25×10
/L,尿常规正常
首选治疗为
A:输血小板浓缩液 B:抗纤溶药物 C:免疫抑制剂 D:肾上腺皮质激素 E:脾切除
某女,25岁,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5.5×10
/L,分类正常,血小板25×10
/L,尿常规正常
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自血病 B:过敏性紫癜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某女患儿,9岁,因“右膝、右颈痛9个月”来诊。伴右膝关节微热、肿,晨僵明显,颈部活动受限制。血常规:Hb 102 g/L,WBC 10.9×10
/L,PLT 342×10
/L;CRP 775 mg/L;ESR 110 mm/h;补体:C
392 mg/L,IgG 18.4 g/L;ASO、RF、ANA、抗dsDNA、HLA-B
均(-)。诊断: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除已用药物外,还可采用的治疗措施包括(提示 给予该患儿甲氨蝶呤5 mg/周,双氯芬酸钠(扶他林)12.5 mg,2次/d治疗。)
A:急性期后应适当运动 B:可采用理疗、热敷、红外线照射 C:尽早采用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以控制炎症 D:静脉滴注大剂量青霉素 E:全面保护患儿,防止其受伤 F:可加用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抗JRA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