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货币是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作用的职能。典型意义上的世界货币必须是原始的金银条块,其价格标准,铸币名称,价值符号等"民族服装"都必须脱去。世界货币的作用主要是作为国际间的支付手段,以平衡国际贸易差额;作为国际间的购买手段,用以买外国商品;作为国际间财富的一般转移手段,用于战争赔款等。试根据这段话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在现代信用制度中,世界货币的价格标准,铸币名称,价值符号等"都必须脱去的具体含义"可理解为( )。

A:世界货币只能是贵金属 B:美元,日元等由于具有所谓的"民族服装"而无法成为世界货币 C:一旦人民币不具有价格标准,铸币名称和价值符号则可成为世界货币 D:当一种货币可自由兑换,币值比较稳定,国际贸易中普遍乐于接受,就可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

设有一个无记忆信源发出符号A和B,已知,发出二重符号序列消息的信源,无记忆信源熵为()。

A:0.81bit/二重符号 B:1.62bit/二重符号 C:0.93bit/二重符号 D:1.86bit/二重符号

新建一个文档后,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项目符号”按钮,此时()。

A:插人点所在位置被自动添加一个符号,每当一个项目输入完后按回车键时,Word会自动在下一段落的开始处自动产生下一项目的符号 B:屏幕上无任何反应,每当一个项目输入后按回车键时,Word会自动在下一段落的开始处自动产生下一项目的符号 C:插入点所在位置被自动添加一个符号,但每当一个项目输入后按回车键时,不再出现符号,需手工添加 D:屏幕上无任何反应,输完一个项目后按回车键时,屏幕也无任何反应

一个表达式的项可以是()、常量符号或者函数表达式。

A:谓词符号 B:变量符号 C:人名符号 D:地名符号

一个文法G={N,T,P,S},其中N是非终结符号的集合,T是终结符号的集合,P是产生式集合,S是开始符号,令集合V=N∪T,那么G所描述的语言是()的集合。

A:由S推导出的所有符号串 B:由S推导出的所有终结符号串 C:V中所有符号组成的符号串 D:V的闭包中的所有符号串

下面关于非比例符号中定位点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几何图形符号,定位点在符号图形中心 B:符号图形中有一个点,则该点即为定位点 C:宽底符号,符号定位点在符号底部中心 D:底部为直角形符号,其符号定位点位于最右边顶点处

ECDIS信息显示中,本船符号总是显示为一个大小固定的符号并有航速矢量线,这种说法正确吗?()

A:正确,本船符号为黑色双圆圈,易于区别和辨认 B:不正确,本船符号在海图比例尺改变时会放大或缩小符号的尺寸 C:正确,ECDIS所有物标都为固定符号及矢量线显示 D:不正确,ECDIS规定,驾驶员可以选择始终显示固定符号或在比例尺达到一定值时将本船显示为比例船型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所谓“艺术符号”的概念是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在其名著《情感与形式》中首次提出的。她认为艺术符号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这种符号是一种物质的形式,另一方面是精神的表现”,而这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的。艺术符号不同于“仅仅去传达概念”的符号,例如普通语言符号(当然.这里指的是西方拼音文字)是一种“理性思维的符号形式”,在这种符号体系中,一个符号(比如一个单词)仅仅是一种记号,在领会其意义时,我们的兴趣是超出词形本身而指向其概念的。“词本身仅是一个工具,它的意义存在于它自身之外的地方。”但艺术符号则不同,艺术符号具有符号的某些而不是全部功能,“尤其是不能代替另一事物,或把欣赏者带往超出它自身之外的意义之中去”,它们表现的意味不能离开其“感性的形式”,“我们看到的或直接从中把握的是浸透着情感的表象,而不是标示情感的记号”。符号的情感内容不是“标示”出来的,而是直接“呈现”的。通俗些说,这些符号的价值也包含其自身的形式而不仅仅是其含义。
人对建筑的审美体验有直觉阶段,符号本身的形式先于含义直接呈现在人的眼前,被人感受、欣赏,尽管你可能尚不理解符号的深刻内涵,但仅是其形式构成就可使人产生审美快感。还拿文字来比喻,假如一本外文书,你不懂这文字,这本书对你便毫无意义,因为这些符号只是表达意义的标记物,而一幅中国书法作品则不同,不懂意义的人仅仅从其外在形式就能直接得到美感,因为它已经不单单是表义的标记物,而具有了艺术符号的意义了。假如又能理解书法中文字的意思,那么审美更深了一步,可这符号的外在形式仍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许多西方人不懂中文,但将书法作品挂在家中当作抽象绘画来欣赏其形式美。一个哥特式教堂高耸的塔楼形象本身(能指)与其用作zōng jiāo 礼仪的功能及象征意义(所指)是联系在一起的,密不可分的。( )没有由视觉符号组成的形象,意义就无所依附,重要的是,当我们识别了其内涵之后,这个符号仍有其独立存在的审美价值。
下列对符号类型及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筑符号是艺术符号,因此,在审美的直觉阶段,一般人很难感受到它的美与深刻内涵 B:一个英语单词不是艺术符号,因为它只能标记意义,而没有被人感受、欣赏的审美价值 C:书法作品是艺术符号,因此不懂中文的西方人也会将它挂在家里,从形式中得到美感 D:教堂塔楼是艺术符号,它的价值不但在于zōng jiāo 礼仪的功能及象征意义,也包含其自身的形式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所谓“艺术符号”的概念是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在其名著《情感与形式》中首次提出的。她认为艺术符号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这种符号是一种物质的形式,另一方面是精神的表现”,而这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的。艺术符号不同于“仅仅去传达概念”的符号,例如普通语言符号(当然.这里指的是西方拼音文字)是一种“理性思维的符号形式”,在这种符号体系中,一个符号(比如一个单词)仅仅是一种记号,在领会其意义时,我们的兴趣是超出词形本身而指向其概念的。“词本身仅是一个工具,它的意义存在于它自身之外的地方。”但艺术符号则不同,艺术符号具有符号的某些而不是全部功能,“尤其是不能代替另一事物,或把欣赏者带往超出它自身之外的意义之中去”,它们表现的意味不能离开其“感性的形式”,“我们看到的或直接从中把握的是浸透着情感的表象,而不是标示情感的记号”。符号的情感内容不是“标示”出来的,而是直接“呈现”的。通俗些说,这些符号的价值也包含其自身的形式而不仅仅是其含义。
人对建筑的审美体验有直觉阶段,符号本身的形式先于含义直接呈现在人的眼前,被人感受、欣赏,尽管你可能尚不理解符号的深刻内涵,但仅是其形式构成就可使人产生审美快感。还拿文字来比喻,假如一本外文书,你不懂这文字,这本书对你便毫无意义,因为这些符号只是表达意义的标记物,而一幅中国书法作品则不同,不懂意义的人仅仅从其外在形式就能直接得到美感,因为它已经不单单是表义的标记物,而具有了艺术符号的意义了。假如又能理解书法中文字的意思,那么审美更深了一步,可这符号的外在形式仍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许多西方人不懂中文,但将书法作品挂在家中当作抽象绘画来欣赏其形式美。一个哥特式教堂高耸的塔楼形象本身(能指)与其用作zōng jiāo 礼仪的功能及象征意义(所指)是联系在一起的,密不可分的。( )没有由视觉符号组成的形象,意义就无所依附,重要的是,当我们识别了其内涵之后,这个符号仍有其独立存在的审美价值。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情感与形式》的作者是苏珊·朗格,“艺术符号”的概念就诞生于这部当代美学名著 B:西方语言符号仅仅是一个工具,如果不懂得这种语言符号所指向的概念,这种符号对人就毫无意义 C:艺术符号的内涵有审美意义,外在形式也有独立的审美意义,这两种审美意义并无高下深浅之分 D:西语中词的意义不在自身而在自身之外的地方,因此人们对它的兴趣是超出词形本身的

一个文法G=(N,T,P,S),其中N是非终结符号的集合,T是终结符号的集合,P是产生式集合,S是开始符号,令集合V=N∪T,那么G所描述的语言是()的集合。

A:由S推导出的所有符号串  B:由S推导出的所有终结符号串  C:V中所有符号组成的符号串  D:V的闭包中的所有符号串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