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某大型交通枢纽(图3-44-1)地上2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为20m,由铁路综合站房、高架候车大厅、地下换乘大厅、地下汽车库和设备用房、地下地铁付费区五部分组成。铁路综合站房建筑面积96488㎡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3743 ㎡ ,地下建筑面积32745㎡ ;高架候车大厅(图3-44-2)建筑面积35000㎡ ;地下换乘大厅建筑面积32969㎡ ;地下汽车库和设备用房建筑面积90273㎡ ;地下地铁付费区建筑面积5791㎡ 。本案例中,除高大空间防火分区划分、人员疏散设计难以按照现行规范执行而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解决之外,其他消防设计均满足现行有关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中,通过隔离火灾危险源、降低高大空间起火可能性、提高烟控系统设计水平、设置大空间探测灭火设备等,将高大空间设计为低火灾风险的区域,从而解决防火分区面积扩大、人员疏散距离超长的问题。

如何避免火灾的辐射蔓延?(  )。

A:减小火灾规模、减小分隔距离 B:减小火灾规模、增大分隔距离 C:增大火灾规模、减小分隔距离 D:增大火灾规模、增大分隔距离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有()。A、避免事故蔓延与扩大或尽快消除事故、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A:预防事故的发生、避免事故蔓延与扩大或尽快消除事故 B: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

2016年6月6日,某铁矿发生火灾事故。由于该矿和临矿互通,火灾共涉及5个铁矿,造成123人被困井下。经多方抢救,遇难矿工人数仍达70人。随即成立了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察部、全国总工会、国土资源部、省人民政府联合组成,分为综合、技术、管理三个组。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经初步调查,认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该矿维修工在井筒内使用电焊,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壁用于充填护帮荆笆上,造成长时间阴燃,最后引燃井筒周围的荆笆及木支护等可燃物,引发井下火灾。5家矿山越界开采,造成各矿井下巷道贯通,风流紊乱,火灾烟气蔓延,各矿均未按要求设置井下作业人员逃生的安全通道,直接导致事故的升级和扩大。

处理地下矿山火灾事故时,应遵循的基本技术原则是()。

A:保证救灾人员的安全,并有利于抢救遇险人员 B:控制烟雾的蔓延,不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 C:防止火灾扩大,创造有利的灭火条件 D:在保证重大设备设施安全的条件下,采用全矿反风方法 E:防止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而造成危害

建筑火灾蔓延的途径主要有: ( )等。

A:火灾在水平方向蔓延 B:火灾通过竖井蔓延 C:火灾通过电梯井蔓延 D:火灾通过空调系统管道蔓延

建筑火灾蔓延的途径主要有( )等。

A:火灾在水平方向蔓延 B:火灾通过竖井蔓延 C:火灾通过防烟楼梯蔓延 D:火灾通过空调系统管道蔓延

建筑火灾蔓延的途径 主要有:()等。

A:火灾在水平方向蔓延 B:火灾通过竖井蔓延 C:火灾通过电梯蔓延 D:火灾通过空调系统管道蔓延

建筑火灾蔓延的途径 主要有:()。

A:火灾在水平方向蔓延 B:火灾通过竖井蔓延 C:火灾通过电梯井蔓延 D:火灾通过空调系统管道蔓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