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某月某日,某市危险物品储运公司一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故。爆炸引起大火,1小时后着火区又发生第二次强烈爆炸,造成更大范围的火灾。直到次日凌晨5时,才扑灭这场大火。这起事故造成15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25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亿元。 经事故调查确认: (1)该仓库立项,设计,施工以及消防验收时都报为"干杂品仓库"。使用单位启用后,擅自存放危险化学品。 (2)仓库内长期违章存放危险化学品。管理混乱,不同物品混装情况严重。 (3)事发时,仓库4#仓内混存的氧化剂(过硫酸铵)和还原剂(硫化碱)接触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4)储运公司编制虚假申请报告,市公安局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未按规定严格审查,便颁发"许可证"。使其在不具备国家规定安全条件的情况下,经营民用爆炸物品合法化。

根据有关国家标准规定,遇火,遇热,遇潮可能发生引起燃烧,爆炸或者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在( )中储存。

A:多层楼房 B:露天 C:潮湿,积水的建筑物 D:无避雷针的高层楼房

有爆炸危险厂房的平面布置合理的是(  )。

A: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布置在多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 B: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应紧邻厂房的梁、柱等主要承重构件布置 C: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楼梯间、室外楼梯或与相邻区域连通处,设置门斗等防护措施 D:办公室、休息室布置在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内时,建筑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一级

有爆炸危险厂房的平面布置合理的是(  )。

A: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布置在多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 B: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应紧邻厂房的梁、柱等主要承重构件布置 C: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楼梯间、室外楼梯或与相邻区域连通处,设置门斗等防护措施 D:办公室、休息室布置在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内时,建筑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一级

有爆炸危险厂房的平面布置合理的是()。

A: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布置在多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 B: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应紧邻厂房的梁、柱等主要承重构件布置 C: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楼梯问、室外楼梯或与相邻区域连通处,设置门斗等防护措施 D:办公室、休息室布置在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内时,建筑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一级

爆炸危险环境的分类包括()。

A:气体、蒸气爆炸危险环境 B:放射性危险环境 C: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 D:火灾危险环境 E: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环境

不属于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应设置的安全泄压面积措施的是()

A:轻质屋顶 B:泄压门窗 C:轻质外墙 D:防爆门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型主要是泄漏、火灾、爆炸、()等。

A:中毒 B:窒息 C:灼伤 D:容器爆炸

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木材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接触控制葙外壳,导致1名员工触电。现场员工情急之下未切断电源就拉扯三芯电缆线,引发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天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厂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针对B厂的粉尘爆炸危险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粉尘的分散度越高,越容易发生爆炸 B:粉尘粒度越细,爆炸危险性越大 C:含氧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 D:粉尘温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E:粉尘湿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某植物油加工厂生产采用的是油脂浸出工艺,以先进的化工萃取法提取大豆油脂,生产工具有机械设备、厂内运输车辆等,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m2,在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厂安全主管甲给全厂职工进行了一次安全培训,讲述了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致因理论等。甲指出,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本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比如,植物油浸出过程中,植物油临时储罐的储油量很大,构成重大危险源;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甲进一步解释说,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也就是说,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性越大,生产系统的危险度就越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通过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降低物的不安全状态降低事故发生的严重性。比如,减少植物油加工原料(大豆)储存区的原料储存量可以降低储存区的事故严重性。再比如,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为了降低成品油储罐区的风险,应将大的储油罐改造为多个小储油罐,即当需要储存5000t植物油时,用10个500t储罐比用5个1000t储罐的风险小。

下列关于危险源与事故隐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 B: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 C:重大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 D:重大事故隐患一定是重大危险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