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泥石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2012-9)
A:一个泥石流坡谷就是一个小流域,由清水汇集区,泥石流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四个区域所组成 B:在山区,若1h的降雨量大于36mm就可能激发泥石流 C:泥石流大致有三种类型:山坡型泥石流,沟谷型泥石流和人为泥石流 D:通常地震会直接导致泥石流发生
对泥石流地区路基施工描述不正确的是()
A:泥石流地区施工应结合设计认真评估泥石流的危害程度,核实泥石流形成区、流动区和堆积区,并制定安全防护措施。 B:施工驻地、生产设施等临时工程应避开泥石流影响区域。 C:泥石流地区施工应设专人巡查,发现异常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D:取、弃土场应设置泥石流影响区,废物利用。
当泥石流的固体物质成分为块石、碎石及少量砂粒粉粒时,应定名为()。
A:碎屑流 B:水石流 C:泥石流 D:泥流
按泥石流的工程分类法,下列对泥石流地区的建筑适宜性评价正确的是( )。
A:Ⅰ类泥石流沟谷适宜作为建筑场地 B:Ⅰ类泥石流沟谷各类线路工程可通过 C:Ⅰ类和Ⅱ类泥石流沟谷和沟口都可以利用其堆积区作为建筑场地 D:当上游大量弃渣或进行工程建设,改变了原有供排平衡条件时,应重新判定产生新的泥石流的可能性
下列泥石流类型中,按泥石流的流体性质来分类的是( )。
A:水石流 B:泥流 C:黏性泥石流 D:稀性泥石流
泥石流地区地质调绘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
A:(A) 地质调绘前应进行资料收集工作,如地形、地质、气象、水利、采矿、道路、农垦、地方志等资料 B:(B) 对泥石流遥感图像可进行室内解译,不必进行野外验证 C:(C) 泥石流地质调绘内容应全面、详细、满足规范要求 D:(D) 泥石流地质调绘时,应注意走访当地居民
已经发生过泥石流的流域,应从下列( )来识别泥石流。
A:(A) 中游沟身常参差不齐、不对称、凹岸冲刷坍塌,凸岸堆积成延伸不长的石堤 B:(B) 沟槽经常大段地被大量松散固体物质堵塞,构成跌水 C:(C) 下游堆积物轴部一般较高耸,稠度大的堆积物扇角小,呈丘状 D:(D) 在河谷山坡上常形成三角形断壁
某泥石流流域呈狭长形,形成区不明显,松散物质主要来自中游地段,泥石流沿沟谷有堆积也有冲刷搬运,形成逐次搬运的再生式泥石流,该泥石流的类型应为( )。
A:(A) 标准型泥石流流域 B:(B) 河谷型泥石流流域 C:(C) 山坡型泥石流流域 D:(D) 冰川型泥石流流域
在发生泥石流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爬 B:发生山体滑坡时,要马上沿着滑坡方向尽力奔跑 C:发生泥石流时,在沟底尽力爬到大树上进行躲避,等待救援 D: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应立即找寻较大的洞穴或巨石躲避,等大雨过后再走
某采石场企业进行花岗岩露天开采作业。该采石场的可采储量为133184万m3,每年开采规模为5万m3,采用露天方式进行开采,开采顺序为自上而下进行。凿岩采用风动式YT-18凿岩机,钻孔孔径为32~40mm,孔深为3~4m,采用浅孔爆破方式进行爆破。采高达到6m时,进行分阶段开采。从上部开拓下一工作面,逐步形戍多台阶的开场方式。矿石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进行开采。
2018年5月19日晚8时左右,矿山发生泥石流事故,淹没采石场的工棚。工棚建在一个山谷的小沟旁,上面的山坡很陡峭。工棚有一个小坡作为掩护,小的山洪、泥石流被小坡阻挡,直接流入小沟中。但是此次的泥石流来势凶猛,小沟被填满后,泥石流仍向前移动,直接把工棚给吞没了。整个事故过程历时很短,造成多人未及时逃生。事故发生后,该企业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成立救援队伍,将伤员送医救治,并按规定及时进行了报告。该泥石流事故造成8名工人死亡。事故结束后当地人民政府按规定进行事故调查。经过事故调查,发现引起事故的原因如下:
(1)该采石场地质较软弱,产状不稳定。上部由松散堆积物覆盖。
(2)泥石流发生前采石场遭遇暴雨,暴雨冲刷岩体上部地表。
(3)矿山企业未设置监测小组进行边坡监测,未能针对泥石流事故进行有效预防。
(4)采石场雨水无排泄通道,造成雨水积存。该事故处理后,采石场为防止类似安全事故发生,针对采石场地质灾害及其他安全隐患编制了处置方案,并严格按照处置方案执行。
为防治泥石流灾害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