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李伟,男,56岁;刘翠,女,55岁,二人均早年丧偶,李伟的儿子丁丁,1998年参加工作后和父亲分开居住。刘翠身边有一个儿子东东。1999年李伟与刘翠经人介绍结婚,东东跟着他们在一起生活。2000年,刘翠因病去世,没有留下遗嘱。
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养父母离婚,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消除 B:生父母对其非婚生子不享有继承权 C:继兄弟姐妹之间没有继承权 D:形成抚养关系的继父母与及子女之间发生继承关系
投保人对父母具有保险利益,这里所说的父母是指( )
A:生父母 B:养父母 C: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D:继父母
小王从小就被合法收养,在成长的过程中,养父母逐渐开始虐待小王,其生父母不愿孩子受苦,要求养父母与小王解除收养关系,并获得同意。没过几天养父母上门讨要小王的抚养费10万,双方就此引起争吵。对于这事,你怎么看?()
A:小王的生父母应该给养父母10万元钱,毕竟人家抚养了小王 B:小王的生父母可以找人协商少给点 C:小王的生父母不应该给养父母钱,因为当初收养的时候是养父母自愿的 D:小王的生父母不应该给养父母钱,因为养父母虐待孩子,对小王并不好
父母对子女有()的义务。
A: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B:父母对子女有赡养的义务。 C:父母对子女有包办的义务。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 )。
A:法定义务 B:只有在父母生活有困难时才需要 C:父母提出要求,子女才履行 D:表现为赡养费的支付 E:不仅是财产上的资助,还包括生活上的帮助
父母角色的现代规范首先要求( )。
A: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 B:两代人共同学习的学习型家庭 C:父母教子女怎样学习 D:父母遵从子女的要求 E:子女服从父母的教诲
家住海门的张老太今年 75 岁,生育了二子,收养一女。 18 年前,张老太的两个儿子在村干
部的主持下,就赡养张老太夫妇达成协议,约定父亲靠大儿子生活,母亲张老太靠小儿子生
活,兄弟两人在协议上签了字,但张老太未签字。之后,张老太一直居住在小儿子家至今,
父亲居住在大儿子家。协议签订后没几年父亲就去世了。
2005 年 8 月,张老太与邻村的王某再婚,子女都反对而拒绝赡养。为此,年事已高,除了名
下有几分承包田外,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张老太诉至海门法院,要求两个儿子、儿媳和养女
尽赡养义务。
在法庭上,小儿子表示愿意赡养母亲。但大儿子认为自己在 18 年前已经与弟弟达成协议,由
他赡养父亲,弟弟赡养母亲,当时母亲也同意,且多年来一直这样生活着,所以母亲的赡养
义务应由弟弟承担。大儿媳也认为自己没有赡养义务。养女则认为当地的风俗是儿子养老,
自己不应承担赡养义务。小儿子则认为母亲再婚后自己就没有赡养义务了。请根据案情回答
以下问题。
(这是一个婚姻家庭法律方面的咨询。 [P463 基础知识 -13-7-2-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
权益保障法》里专设了 “家庭赡养与扶养 ”一章,赡养扶助老年人主要通过家庭来实现。家庭
养老也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
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在这个案例中涉及由于在 18 年前兄弟间已经达成协议母亲由小儿子来赡养, 而几年前母亲又
再婚,那到底谁才有真正的赡养义务呢?)
两个儿子在村干部的主持下,就赡养父母达成的协议( )。
A:有效 B:无效 C:父母同意则有效,否则无效 D:父母是否同意均无效
霍女士与吴先生于 1995 年登记结婚, 1997 年女儿吴小君出生。 2000 年,霍女士与吴先生先
后到南非经商。在此期间,女儿吴小君留在国内交由吴先生的父母照顾。 2002年,霍女士与
吴先生离婚,双方协议女儿由吴先生抚养。 2006年,吴先生在南非死亡,霍女士遂要求吴先
生的父母将女儿交由自己抚养照顾,但遭拒绝。
吴先生的父母认为:吴小君出生后,一直由他们抚养照顾,而霍女士在 2003 年再婚后就没有
再尽过抚养义务。对于孩子由谁抚养,应当从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出发。孩子从小跟随
他们生活至今,早已习惯。如果现在强行变更抚养权,让孩子随霍女士去南非重新生活,对
于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好处。另外,吴小君年满 10 周岁,已具有相当的识别能力,其与霍女
士的感情非常疏远,不可能与霍女士共同生活。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出发,应考虑其个人
意愿,而不应强迫其与不喜欢的人共同生活。此外,吴先生在 2003年也已与贾女士再婚。再
婚之后,霍女士也没有再尽过抚养义务。如今吴先生虽已过世,但孩子还有继母贾女士,孩
子的第一顺序监护人应该是贾女士。为此,霍女士前来咨询女儿吴小君的抚养权问题。
如果吴小君要求和祖父母一起生活,祖父母吴某和陈某能否获得监护权?
最近,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试验:先向受试者展示一组和睡眠相关的词,包括“床” 、
“梦”、“打盹”、“鼾声”等,然后,请受试者回忆所看到的词语。 结果许多人声称其中有 “睡
觉”一词,尽管实际上没有,可他们赌咒发誓说,当中有那个词,因为他们清清楚楚地看到
了睡觉的情景。
大脑有时会回忆起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如在商店走失之类。 这是由于反复想像过去的经
历而在大脑中产生的认定。 大多数人都有发生记忆错误的经历, 只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记忆错
误是经常发生的。
记忆发生错误常常是因为想像引起感觉夸大, 而重复想像则引发熟悉的感觉, 认为实际
上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发生过。 人们常常认定的向慈善机构捐款的数额比事实上的大, 许多父
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当年很早就会走路了等等,就是这方面最好的证明。
研究表明,记忆是可以改变的。 在电视十分普及的今天, 人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他人的经
历,会下意识地转嫁到自己身上。 比如某人会恍惚记得曾和男朋友在花店里吵过架, 可实际
上,那只是她所看过的一个电视剧里的情节。 而由于这种记忆错误, 杀人犯有时会真的相信
自己没杀过人。
许多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很早就会走路了,作者想以此说明( )。
A:人的记忆力随年龄而衰退 B:人们对过去的态度 C:父母常常有点儿虚荣 D:反复想像可以改变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