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 某项建筑项目进行招标,项目标底价是900万元人民币。有甲、乙、丙三家施工单位参加竞标,甲、乙、丙分别根据自己单位定额算得成本是890万元、800万元、770万元人民币,甲单位为了争取中标,投标时报价850万元人民币,乙、丙各自有自己的报价。后来丙通过对招标人行贿的手段,得以中标。
根据场景(一),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 ),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A:中标后再给投标人和招标人额外补偿 B:投标人以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 C: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 D: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
某省工商局办公楼扩建项目招标,十多家单位参与竞标,根据招标投标法关于联合体投标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A单位资质等级不够,可以与别的单位组成联合体参与竞标 B:B、C两家单位组成联合体投标,可以各自拟定投标协议 C:D、E两家单位构成联合体,他们签订的共同投标协议应当提交招标人 D:F、G两家单位构成联合体,他们就签订的共同投标协议各自对招标人承担责任
某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中,发现投标人甲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这里的成本不是指下列的( )。
A:投标人甲的成本 B:整个建筑行、业的平均成本 C:所有投标人的平均成本 D:项目所在地的平均成本 E:招标人的标底
投标人不得以低于( )竞标。
A:同类工程造价 B:同类工程总造价 C:同类工程平均造价 D:成本价
土地需求者对土地竞标的“价高者得”的方式能够使城市土地得到合理的配置,需要符合下列假设的( )条件。
A:土地配置完全基于价格、成本和效益的衡量标准 B:土地需求者在选择土地时仅考虑土地的价格因素 C:公开的、公平的“价高者得”的竞标方式 D:没有政府的干预 E:政府采取一定政策
土地需求者对土地竞标的“价高者得”的方式能够使城市土地得到合理的配置,但必须符合下列假设的( )条件。
A:土地配置完全基于价格、成本和效益的衡量标准 B:土地需求者在选择土地时仅考虑土地的价格因素 C:公开的、公平的“价高者得”的竞标方式 D:没有政府的干预 E:政府采取一定政策
物业服务企业为开拓业务,依据物业管理招标文件的要求组织编写标书,并向招标单位递交应聘申请和投标书,参与物业管理竞标,以求通过市场竞争获得物业管理权的过程是物业管理( )。
A:投标 B:招标 C:中标 D:评标
某企业在招标时,首先通过资格审查选择部分供应商,并以邮件问询的方式确定它们是否有兴趣参与竞标,然后将采购文件包发给所有有兴趣的供应商,并对供应商反馈的投标文件进行评估,最终将中标消息通知给中标的供应商。以下关于本次招标过程的判断,正确的是()
A:项目招标之前该企业不应当事先进行资格筛选 B:意见征询不应通过邮件的方式进行 C:中标结果不应仅凭评估分数确定 D:在选定供应商后,招标结果不应只反馈给中标供应商
某学校就图书馆建设项目公开向社会招标。甲建筑公司(建筑施工一级企业)与乙建筑公司(建筑施T--级企业)准备联合竞标。关于他们的联合竞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公司应该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 B:甲乙两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其资质等级应该确定为建筑施工二级 C:甲、乙两公司应签订共同投标的协议,因该协议仅涉及甲、乙公司,故两公司各自留存即可 D:如果联合体中标,乙公司不得委托甲公司代表联合体单独与招标人签订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