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李伟,男,56岁;刘翠,女,55岁,二人均早年丧偶,李伟的儿子丁丁,1998年参加工作后和父亲分开居住。刘翠身边有一个儿子东东。1999年李伟与刘翠经人介绍结婚,东东跟着他们在一起生活。2000年,刘翠因病去世,没有留下遗嘱。
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养父母离婚,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消除 B:生父母对其非婚生子不享有继承权 C:继兄弟姐妹之间没有继承权 D:形成抚养关系的继父母与及子女之间发生继承关系
甲某的父母都是农村户口,没有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二老现年均为58岁,身体硬朗。住在县城的甲某拟为父母购买商业保险,他首选定期寿险和意外伤害险两大类。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某为父母购买定期寿险,保单的受益人( )。
A:可以由甲某指定,无须其父母同意 B:只能由甲某的父母指定 C:必须由甲某和父母三人同时确定,一旦确定便不能变更 D:可以由甲某或其父母变更,并书面通知保险人
孤儿甲,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双亡,甲由祖父母抚养,甲的祖父母相继去世,法院指定甲父生前的朋友乙为甲的监护人,后乙因生意失败欲将甲送养给其他人,甲的外祖父母不同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可以不经过甲的外祖父母的同意送养甲 B:乙无权送养甲 C:甲的外祖父母可请求法院变更监护人 D:乙可请求法院变更监护人
17岁的中学生小强未经其父母同意,将家中的MP3送给好友小丽,该行为在民法上是()
A:有效民事行为 B:无效民事行为 C: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D: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甲为一个9岁的天才钢琴演奏家,乙演出公司得知后,通过电子邮件与甲联系,欲同甲签订演出合同,甲回复表示同意。甲的父母得知后,也发邮件通知乙公司,对甲的行为表示追认,乙公司回复表示同意。后因乙公司资金不足无力再为甲量身包装,欲反悔,遂提出甲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签订的合同无效。甲之父母却认为,虽然甲所签订的合同无效,但经过其追认,合同已经生效,乙公司不得反悔。则甲的父母回复乙公司邮件后,下列关于甲与乙公司之间法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与乙公司签订的合同无效,理由是甲无缔约能力 B:甲与乙公司签订的合同效力未定,理由是甲欠缺缔约能力 C:甲与乙公司签订的合同有效,理由是该合同实际上是父母代理他签订的合同 D:甲与乙公司签订的合同有效,理由是得到了父母的追认
甲(17岁),在一家玩具厂工作(包吃包住),每月工资1000元。2008年6月甲未经其父母同意,花800元从同事乙处买了一台数码相机。2008年11月,甲因患精神分裂症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甲父找到乙,主张甲乙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要求乙返还钱款,取回相机。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该项买卖有效,因为买卖法律行为的完成是基于甲的真实意思表示 B:该项买卖有效,因为合同成立时甲已满16周岁,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依法应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该项买卖无效,因为甲被确认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D:该项买卖无效,因为甲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买卖行为应取得其监护人的同意方为有效
公司在接到小华父母的同意信以后( )。
A:享有撤销权,因其是善意相对人 B:不享有撤销权,因为在小华父母同意后,此合同已经成立 C:可以不用回复其同意信,因为在公司要求小华承担违约责任时,小华父母拒绝对此合同进行追认,合同已经无效,小华父母的同意信只能视为新要约 D:不享有撤销权,因为在公司要求小华承担违约责任时,此合同已经失去效力
(三)
张某,17岁,在本镇的啤酒厂做临时工,每月有900元的收入,为满足其女友林某的要求,未经其父母同意,欲花500元钱从李某处买一台旧彩电,此事遭到了其父母的强烈反对,但张某还是买了下来。同年10月,张某因患精神分裂症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随后,其父找到李某,主张李某与张某之间的买卖无效,要求李某返还钱款,拿走彩电。
张某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后,其叔父赠与他一台彩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张某的叔母可以主张该赠与无效 B:张某的叔母不得主张该赠与无效 C:张某的父母可以主张该赠与无效 D:张某的父母不得主张该赠与无效
家住海门的张老太今年 75 岁,生育了二子,收养一女。 18 年前,张老太的两个儿子在村干
部的主持下,就赡养张老太夫妇达成协议,约定父亲靠大儿子生活,母亲张老太靠小儿子生
活,兄弟两人在协议上签了字,但张老太未签字。之后,张老太一直居住在小儿子家至今,
父亲居住在大儿子家。协议签订后没几年父亲就去世了。
2005 年 8 月,张老太与邻村的王某再婚,子女都反对而拒绝赡养。为此,年事已高,除了名
下有几分承包田外,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张老太诉至海门法院,要求两个儿子、儿媳和养女
尽赡养义务。
在法庭上,小儿子表示愿意赡养母亲。但大儿子认为自己在 18 年前已经与弟弟达成协议,由
他赡养父亲,弟弟赡养母亲,当时母亲也同意,且多年来一直这样生活着,所以母亲的赡养
义务应由弟弟承担。大儿媳也认为自己没有赡养义务。养女则认为当地的风俗是儿子养老,
自己不应承担赡养义务。小儿子则认为母亲再婚后自己就没有赡养义务了。请根据案情回答
以下问题。
(这是一个婚姻家庭法律方面的咨询。 [P463 基础知识 -13-7-2-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
权益保障法》里专设了 “家庭赡养与扶养 ”一章,赡养扶助老年人主要通过家庭来实现。家庭
养老也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
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在这个案例中涉及由于在 18 年前兄弟间已经达成协议母亲由小儿子来赡养, 而几年前母亲又
再婚,那到底谁才有真正的赡养义务呢?)
两个儿子在村干部的主持下,就赡养父母达成的协议( )。
A:有效 B:无效 C:父母同意则有效,否则无效 D:父母是否同意均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