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采用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应用的是()。
A:1975年国际椭球参数 B: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 C:WGS-84椭球参数 D:贝塞尔椭球参数
查找1949年以前的报刊资料,可以利用()等。
A:《全国主要报刊资料索引》 B:《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 C:《(1833-1949)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增订本) D:《复印报刊资料索引》 E:《中国社会科学文献题录》
查找1949年以前的报刊资料,可以利用()等。
A:《全国主要报刊资料索引》 B:《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 C:《(1833—1949)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增订本) D:《复印报刊资料索引》 E:《中国社会科学文献题录》
根据以下资料,完成各题。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第三阶段:1979~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第四阶段:1990~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A:前者一直上升,后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B:前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者一直上升 C:二者都是一直上升 D:二者都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2008年全国共有卫生机构27.8万个,比1949年增加约75倍;卫生技术人员为503万人,比1949年增加9.0倍;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为374.8万张,比1949年增加45.9倍;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为2.8张,远高于1949年0.15张的水平。

1949-2008年,我国卫生机构平均每年约增加:
A:4736个 B:4655个 C:4578个 D:4397个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以下几题。新中国成立后,经过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2008年全国共有卫生机构27.8万个,比1949年增加约75倍;卫生技术人员为503万人,比1949年增加9.0倍;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为374.8万张,比1949年增加45.9倍;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为2.8张,远高于1949年0.15张的水平。1949~2008年公共卫生体系发展状况统计表
1949~2008年,我国卫生机构平均每年约增加:()
A:4397个 B:4578个 C:4655个 D:4736个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以下几题。新中国成立后,经过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2008年全国共有卫生机构27.8万个,比1949年增加约75倍;卫生技术人员为503万人,比1949年增加9.0倍;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为374.8万张,比1949年增加45.9倍;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为2.8张,远高于1949年0.15张的水平。1949~2008年公共卫生体系发展状况统计表
2008年,每万人口拥有的卫生机构数量约是1949年的多少倍?()
A:3 B:8 C:15 D:30
根据以下资料完成各题。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2008年全国共有卫生机构27.8万个,比1949年增加约75倍;卫生技术人员为503万人,比1949年增加9.0倍;亿元和卫生院床位数为374.8万张,比1949年增加45.9倍;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为2.8张,远高于1949年0.15张的水平。 
2008年,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机构数量约是1949年的多少倍?()
A:3 B:8 C:15 D:30
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设施很少。 1949年
全国卫生机构只有 3670个,卫生技术人员 50 万人,医院床位 8 万张,而且大
部分集中在城市和沿海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 卫生医疗机构得到大力发展, 建成
了一个包括各级各类卫生机构、 各种卫生人员组成的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网。 据1986年统计,全国有卫生机构 20.3 万个,比 1994年增加了 54.4 倍;医院床位 229
万张,增加了 27.7 倍,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350 万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2.18 张,卫生技术人员 3.33人,医生 1.37人,护师、士 0.64人。少数民族地区
发展尤为显著。1986年民族自治地区有卫生机构 3.1万个,比 1949年增加了 85.3
倍;医院发疗养院、所床位 30.1 万张,增长了 89.9 倍;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43.5
万人,增加了 122 倍。
1986年,全国医院床位比 1949年增加了多少张? ()
A:229 万张 B:220万张 C:221万张 D:211 万张
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设施很少。 1949年
全国卫生机构只有 3670个,卫生技术人员 50 万人,医院床位 8 万张,而且大
部分集中在城市和沿海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 卫生医疗机构得到大力发展, 建成
了一个包括各级各类卫生机构、 各种卫生人员组成的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网。 据1986年统计,全国有卫生机构 20.3 万个,比 1994年增加了 54.4 倍;医院床位 229
万张,增加了 27.7 倍,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350 万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2.18 张,卫生技术人员 3.33人,医生 1.37人,护师、士 0.64人。少数民族地区
发展尤为显著。1986年民族自治地区有卫生机构 3.1万个,比 1949年增加了 85.3
倍;医院发疗养院、所床位 30.1 万张,增长了 89.9 倍;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43.5
万人,增加了 122 倍。
1986年,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卫生机构是 1949 年的多少倍? ()
A:85.3 倍 B:84.3 倍 C:86.3倍 D:以上答案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