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
(2)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
(3)(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 )
(1)排比 (2)拟人 (3)比喻
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 ) 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流缓慢,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和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A:“清澈”、“ 微波”都是名词,“历历可见”是并列短语。 B:“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一句是递进关系。 C: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引用、比喻修辞方法。 D:“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一句中冒号后面应加上双引号。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白桦树的鲜嫩、挺拔。
下列句子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 )
A:远远看去,她像她的母亲。 B: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C: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看到他,仿佛又回到童年时代。
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 )
A: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B: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 C: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 D: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
(2)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 )
(3)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
(4)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 )
(1)比喻(2)排比(3)反复(4)拟人
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今年收成不好,地里仅长了几颗粮食。 (夸张) B: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反问) C:孩子们像盛开的花朵。 (比喻) D: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 B: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C: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D: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下列语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
A: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排比 ) B: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 设问) C: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上那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住她。( 比喻 )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象征)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方法的是( )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C: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象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 D: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