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汉语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句中“节日”和“厚重”依次是名词、形容词。 B:“周末到孔子学堂听讲座已逐渐成为贵阳市民精神生活的新选择。”句中“听讲座”和“新选择”都是动宾短语。 C:“为了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我国将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句中“为了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和“活动”依次是状语、宾语。 D:“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勤俭节约的美德永远不会过时。”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下列句子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宋何罪之有 B:鱼,我所欲也 C:舜发于畎亩之中 D: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对下列语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突然,有一个士兵吃惊地大声叫了起来。“看呀!”那红军说。(语言描写) B:方场的一边,离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砾,它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了。(环境描写) C: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动作描写) D: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动作描写)
对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语言描写 ) B: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动作描写) C: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语言描写) D: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景物描写)
指出下列描写句是属于哪一类描写。
(1)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到底,她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抄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 ( )
(2)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 ( )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了一副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
(4)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 )
⑴动作描写⑵心理描写⑶环境描写⑷外貌描写(肖像描写)
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
(1)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2)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3)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
(4)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里看布告。
(5)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1)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写出了小弗郎士的天真幼稚。
(2)心理描写,写出了小弗郎士要回答好老师问题的决心,也写出了他要学好祖国语言的决心。
(3)细节描写,写出了在最后一课上,孩子们学习非常专心。
(4)场面描写,暗示了有大事发生,表现了人们对事件的关心。
(5)动作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
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一根葡萄枝切成10段就可能变成10株葡萄。( )
(2)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
(3)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
(4)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细胞中取出细胞核。( )
(1)列数字 (2)作诠释 (3)作诠释 (4)举例子
请指出下面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不行,得赶快找__去,救同志们的生命要紧呵!( )
(2)“好,同志们有救了!”他狂喜地喊道。( )
(3)他惶惑地望着担架,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了。( )
(4)就在这时毯子被掀开了,周副__缓慢地欠起了身,朝着杨光招了招手。( )
(1)心理描写 (2)语言描写 (3)神态描写 (4)动作描写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2)皆若空游无所依( )
(3)斗折蛇行( )
(4)其岸势犬牙差互( )
(5)凄神寒骨( )
(1)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2)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3)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那样;像蛇那样
(4)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5)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2)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
(3)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
(4)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
(1)作比较 (2)摹状貌 (3)举例子 (4)打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