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片段描写

请在上文26段省略号处补写一段母亲的神态描写和我的动作描写,要求符合情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150字。

附加题

学完了《安恩和奶牛》我们不禁为作者传神的人物刻画所折服,请模仿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物进行片段描写,要求描写细致、突出人物性格,不少于150个字。

作文

请在《童真》第⑦段横线处作一个关于女儿的动作(或神态)和“我”的心理描写片段。(10分)

要求:(1)符合上下文的情境;(2)至少运用一个比喻句;(3)字数不超过150字。

写作练笔

【写法借鉴】文中有不少再现历史情境的细节描写,例如:在燕子矶大屠杀中,重点描写了一个衣着华丽的少妇和孩子的惨痛经历。母亲的鲜血,孩子的呼喊,明晃晃的刺刀,文章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写出了百姓遭受的巨大不幸,控诉了日寇的惨无人道。

【片段仿写】仿照本文的写法,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小片段。

答案(示例):她毫不示弱地举起球拍,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一下打了回去。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小子,不错嘛!”她握紧了拍子,轻轻地把球往空中一抛,以闪电的速度把球运了过去,留下两声脆响。对手是个能将,不好对付。时间过去了很久,也没分出个胜负。

【写法借鉴】这篇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等描写,表现了人物复杂的感情和心理活动,如“那就请您把这个小家伙收下吧!”“小家伙”,这一无意识的称呼流露出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怜。

【片段仿写】请你描写一个语段,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表现人物的感情和心理活动(如高兴、愤怒、怜悯等)。(80字左右)

答案(示例):(1)兴奋和激动如同决了堤的洪水,浩浩荡荡,哗啦哗啦地从他的心里倾泻了出来,他再也无法隐藏他的那份斯文了。奔跑,奔跑,奔跑!似乎他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有跳动的欢畅。

  (2)教室里打闹得乌烟瘴气。刘老师呼呼地站在门口,他头上冒着热气,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看着眼前的情景,他眼珠好像瞪出了眼眶,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

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 (2)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 (3)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4)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 [    ]

A: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  神态描写 B: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C:神态描写  行动描写  环境描写  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神态描写

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 (2)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 (3)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4)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 )

A: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  神态描写 B: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C:神态描写  行动描写  环境描写  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神态描写

对下列句子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运用反语,直接表现了作者对__社会的憎恶) B: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用了通感手法,写出荷香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特点) C: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性格) D: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祥林嫂经过挣扎,一切希望都破灭后悲哀与痛苦的心情)

22.作文题目:我这个人

要求:必须使用肖像描写,写出人物的特点。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写出我之个性,我之精神,我之特色。不少于800字,文体属于记叙文。

我这个人

我的脸圆圆的,给人的印象应该就是“胖”。眼睛一圈黑漆漆,谁看都知道是一名中学生。

我和其他独生子一样,深得父母喜爱,妈妈对我的饮食,下了大不少功夫,因此我从小就比别的小孩壮实。我还比较喜欢这个形容词,它给我的感觉是健康。谁不希望健康,特别是我们这些早出晚归的中学生。所以我也非常喜欢上体育课,尽管我的体育成绩并不是很好,但我希望自己动来动去,蹦蹦跳跳,永远保持我壮实、健康的身体。

上初中以后,我的生活习惯和爱好改变了许多。首先是阅读,小学的我不爱看书,每天晚上几乎都是电视机的天下。现在,我越发地觉得读书其实很能够丰富人的内心,能够使人平静,又能激起人心中的波澜。书中的每字每句仿佛都是一首歌,一段诗。

我很喜欢台湾作家三毛,她在我心中早已是伟人的级别。我很羡慕她能够到处游学,可以学会各种复杂多样的语言,能够领略各国文化,能够独立生活,思考自己的人生,能够吃苦耐劳、坚持坚强……读她的作品可以感受风光,体味感情,学习经验……只可惜现在能阅读的时间太少,只感叹“小学不读书,中学徒伤悲。”不过我还是尽量地争取时间来阅读,丰富自己。

我变得外向了,大气了,这可能与读书不可分割。

我喜欢音乐。这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放松。当看见电视上一双双手滑过琴键奏出华丽的乐章,跳跃在黑白中演绎青春的活泼与欢乐,便激动起来,希望有一天能够与自己的琴合作,奏响动人的音符。

繁忙的生活中,还有件令我放松的事情,那便是看报纸。我是个比较容易冲动的人,在看报时难免要激动一下。常常“破口大骂”替别人打抱不平,为我所坚持的长辈听了要发笑的“正义”说话。我不喜欢细读每一条消息,只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深入”起来。一旦“深”了,就有一连串的问题,有时自己查查,有时问问别人。对我来说,看报确实是激发了我对这个世界的兴趣,它是个很有效的推动器。

我也是个脾气不怎么好,没什么耐心的人。无论等车、等人,等久了我就要发牢骚。学东西一直学不会也要发牢骚。不喜欢听别人唠唠叨叨,也不喜欢大人干涉我们的行为。他们总说自己是过来人,要听他们的才不会吃亏。但只有自己吃亏了,才能够深刻地认识,要让自己跌倒才会学会自己站起,这真的是我们自己应该亲自去体验的,何必要苦口婆心地劝来劝去,而适得其反呢?

总之,我这个人有说不尽的优点与缺点,我自己都不能全面地读懂自己。

我这个人

十六岁是一个花样年华,而我是这个阶段的一个喜欢自由,追求理想,向往美好的花季少女。我并不是童话世界里高贵优雅的公主,也不是获得幸福的灰姑娘,我仅仅是一个平凡的女孩,一个追梦的女孩。

嘿!我这个人啊,有些调皮,热衷于搞怪。我经常拿玩具虫虫来吓唬我的死党们,看到她们一惊一乍的样子,我的笑容里就有着小小的恶作剧得逞的得意,她们都说我是个淘气包。不过别看她们很胆小,但她们也经常“孕育”反攻战略,只不过往往都在我的眼泪攻势下“胎死腹中”。哈哈,想跟我斗,没有点技术那是不行滴!

嘿!我这个人啊,带点儿男生的豪气。周围的同学都说我似乎没有一点身为女生的自觉,整天风风火火的,大跨步加上弧度极大的摆手动作,简直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假小子”,我对此倒是不以为然。但是我的死党就总是劝我说要改改我这个不好的性格,可是没到三天我就变成那个充满豪气的“假小子”了。

嘿!我这个人啊,有些疯狂,有些不可理喻。喜欢唱歌的我无法在学校一展长才,于是我在家里付诸行动,我搭了个“临时舞台”(其实就是一个破木板上面铺了一层地毯而已)。我左手扭开音响,右手拿着麦克风,用那嘶哑的喉咙唱到:“我的热情,好像一把火,燃烧了整个沙漠喔喔耶…。。。”一边唱一边抖动着我的腿,颇有点lady gaga的风采。老爸见状扶额叹息:“这孩子没有一点女孩子该有的文静,整天疯疯癫癫的像什么样。”而老妈扭头装作没看见,我想她的心里一定在悔恨小时候没把我教育好。嘿嘿!

我嘛也爱做梦,爱做梦的我经常在想,将来的某一天自己能站在梦想之都,俯瞰人间世事。可是追梦的路程太过漫长,充满了未知的艰辛。于是开朗的我也变得有些忧郁,面对迷茫的未来,我的内心充斥着恐惧,我害怕自己在还未成功的时候就自己放弃了。像只胆小的鸟儿不敢投向天空的怀抱;像只迷路的兔子不敢穿越森林的迷雾;像条弱小的鱼儿不敢挣脱天敌的桎??C蜗氲牧α刻??谇看螅??刮矣涤辛擞缕??绦?牛?绦?盼椅粗?淖访温贸獭!

我也是一个对事情极其执着的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有句歌词这样唱到:“执着的人拥有隐形的翅膀,能够实现真的渴望,到达了天堂…。。。”这句话一直被我当成座右铭贴在桌子上,而它也鼓励着我向前进。

我是个矛盾的综合体,外表平凡的一个乖孩子,其实内心里满是疯狂的念头。

唉,我这个人啊,比较平凡,比较调皮,有些豪气,有些疯狂,喜欢做梦。但我就是我一个简简单单,快乐开朗的我。每时每刻,我都在向世界展示着一个最真实的自己。

【解析】

试题分析:

事实上,对于“我”的认识一直就是一个困扰人类的亘古话题。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正是在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过程中,孔子才从鲁国一没落贵族子弟成长为大哲学家、思想家;而哲学,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非就是在解决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古希腊雅典着名的德尔斐神庙的金顶上用希腊文镌刻着这样一句箴言:“人啊,认识你自己”,不也表现出西方先贤们对认识自我的重视。再看我们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无论是文学先驱屈原和他的《天问》,还是文学斗士鲁迅和他的《呐喊》自序,不都是在对自己审视认识中表现出他们独特的人生观、世界观。因此,认识自己的过程也正是认识世界的过程,人就是在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对自己不断的审视认识,不仅对培养我们学会用自己头脑思考自己对人对事对己的态度的能力该极有帮助,更能让我们通过对自己的认识认识世界,认识人生。

真切:选材真,写真人真事,坦诚地展示给大家看; 用情真,说心里想法,正面平凡,抒发实感。

独特: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写出自己熠熠发亮的亮点。思想、性格、爱好、习惯、兴趣、 追求等方面不同寻常之处;分清主次,详略得当。

细致:重点部分细致写。 多用描写方法:肖像、语言、心理、动作、心理;正面、侧 面、场面、细节。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片段作文

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既在诗里运用了叙事手法,又于叙事中写出了羁旅之人的一种特殊心理。请根据诗歌内容,运用第三人称,写出作者诗中所叙事情的整个过程,并插入对这个人的神态和心理描写,200字以上。

答案示例:

一个清冷的早晨,他站在洛阳城的一条街前,远望原野,心情愉悦。这时,一阵凉风吹过,他不禁打了个寒战:“天真的变凉了呵,该入秋了吧?也不知远在千里的家里人怎样了?”这阵秋风使他想到该给家里写封书信了。转身回到房里,刚拿起笔,千言万语涌向心头:该说些什么呢?该嘱咐他们注意身体吧?该提醒他们请人塞好北边的窗户了吧?该把我的归期告诉他们了吧?……刚封好信交给邮差,又担心没把话说清楚,赶忙追出大门。拦下他打开信封,又觉得没几句话可加了。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