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两只青蛙进行跳跃比赛,A每次跳10厘米,B每次跳15厘米,他们每秒都只跳1次,且一起从起点开始向同一方向跳跃。在比赛途中,每隔12厘米有一陷阱,当它们中第一只掉进陷阱时,另一只距离它最近的陷阱有()厘米。
A:2 B:4 C:6 D:无法确定
甲、乙两只青蛙玩跳跃游戏,甲每次跳10厘米,乙每次跳15厘米,它们每秒都只跳1次,且同时从起点开始。在比赛途中,每隔12厘米有一陷阱,当它们中有只第一次掉进陷阱时,另一只距离最近的陷阱有______厘米。
B:4 C:8 D:10
一只青蛙掉到一口深15米的井中,它每天向上跳4米,到晚上又下滑2米,那么第几天这只青蛙才能跳出井外( )
A:5 B:6 C:8 D:7
一只青蛙从河底往岸上跳,坡长21尺,青蛙每次跳3尺,退1尺,青蛙上河岸最少需要跳多少次?
解:(21﹣3)÷(3﹣1)+1
=18÷2+1
=10(次)
答:青蛙上河岸最少需要跳10次.
一只青蛙三次共跳跃7.74m,这只青蛙平均每次跳多远?
解:7.74÷3=2.58(米)
答:这只青蛙平均每次跳2.58米.
说说你对下面这段材料的理解。
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十分敏感,它会迅速跳出锅外。但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将最终导致青蛙被煮死。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没有能力跳出来了。这就是著名的“煮青蛙理论”。
它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惕,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答出“要防微杜渐”等相同意思亦可)
分析以下语句,说说华明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①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来的是弟弟的同学华明。
②“唉,你们惬意得很!这椅子给我坐的?”他不待我们回答,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剧烈地摇他的两脚。
①活泼、好动、调皮。②不拘小节、活泼、淘气。
如图,一只青蛙在圆周上标有数字的五个点上跳,若它停在奇数点上,则下次沿顺时针方向跳两个点;若停在偶数点上,则下次沿逆时针方向跳一个点.若青蛙从5这点开始跳,则经过2012次后它停在哪个数对应的点上 ( )
A:1 B:2 C:3 D:5 
如图,一只青蛙在圆周上标有数字的五个点上跳,若它停在奇数点上,则下列沿顺时针方向跳两个点:若停在偶数点上,则下次沿逆时针方向跳一个点,若青蛙从1这点开始跳,则经过2016次后它停在哪个数对应的点上( ) 
A:1 B:2 C:3 D:5
如图,一只青蛙在圆周上标有数字的五个点上跳,若它停在奇数点上,则下一次沿顺时针方向跳两个点;若停在偶数点上,则下一次沿逆时针方向跳一个点,若青蛙从4这点开始跳,则经2015次跳后它停在数 对应的点上.


2【分析】根据题意可得:青蛙的跳动规律为3﹣5﹣2﹣1﹣3…,周期为4;又由2015=4×503+3,经过2015次跳后它停在的点所对应的数为2.
【解答】解:由4起跳,4是偶数,沿逆时针下一次只能跳一个点,落在3上,
3是奇数,沿顺时针跳两个点,落在5上,
5是奇数,沿顺时针跳两个点,落在2上,
2是偶数,沿逆时针下一次只能跳一个点,落在1上,
1是奇数,沿顺时针跳两个点,落在3上,
…
3﹣5﹣2﹣1﹣3,周期为4;又由2015=4×503+3,
经过2015次跳后它停在的点所对应的数为2.
故答案为:2.
【点评】此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理解题题,发现循环的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