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客户的身体前倾,则说明他们( )。

A:对话题很感兴趣 B:对话题不感兴趣 C:是放松的 D:有些厌烦

邓斯•司各脱对()很感兴趣。

A:隐证 B:借证 C:显证

如果客户的身体前倾,则说明他们( )。

A:(A) 放松的 B:(B) 对话题很感兴趣 C:(C) 对话题不感兴趣 D:(D) 有些厌烦

一个小学生对数学很感兴趣,数学成绩很高,他学习数学的学习动机属于外在动机。()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他还为在中国建立一种更生动、快捷的销售模式很感兴趣。
B:同学们都觉得他这样对待父母未免太过分了,老师也批评了他。
C:明天就要文理分班了,你到底是报理科或者报文科。
D:连用的词语,在内容上不能前后重复,否则,就会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

李老师对她所教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她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分为三个层次:很感兴趣;较感兴趣和不感兴趣;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图①和图②的统计图(不完整).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帮助李老师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  名学生;

(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在扇形统计图中填上百分数;

(3)求图②中表示“不感兴趣”部分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

(4)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请你估计李老师所在的学校800名学生中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包括“很感兴趣”和“较感兴趣”).

【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

【分析】(1)根据很感兴趣的人数是50,所占的百分比是25%,据此即可求得调查的总人数;

(2)根据总人数减去其它组的人数求得不感兴趣的人数,利用百分比的意义求得百分比;

(3)用360°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得圆心角的度数;

(4)利用总数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得.

【解答】解:(1)调查的学生是50÷25%=200,故答案是200; 

(2)不感兴趣的人数是200﹣50﹣120=30(人),

“较感兴趣”60%,“不感兴趣”15%,

(3)360°×15%=54°;

(4)800×(25%+60%)=680(名).

所以估计李老师所在的学校800名学生中大约有680名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李老师对她所教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她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分为三个层次:很感兴趣;较感兴趣和不感兴趣;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图①和图②的统计图(不完整).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帮助李老师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  名学生;

(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在扇形统计图中填上百分数;

(3)求图②中表示“不感兴趣”部分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

(4)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请你估计李老师所在的学校800名学生中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包括“很感兴趣”和“较感兴趣”).

【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

【分析】(1)根据很感兴趣的人数是50,所占的百分比是25%,据此即可求得调查的总人数;

(2)根据总人数减去其它组的人数求得不感兴趣的人数,利用百分比的意义求得百分比;

(3)用360°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得圆心角的度数;

(4)利用总数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得.

【解答】解:(1)调查的学生是50÷25%=200,故答案是200; 

(2)不感兴趣的人数是200﹣50﹣120=30(人),

“较感兴趣”60%,“不感兴趣”15%,

(3)360°×15%=54°;

(4)800×(25%+60%)=680(名).

所以估计李老师所在的学校800名学生中大约有680名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他还为在中国建立一种更生动、快捷的销售模式很感兴趣。 B:同学们都觉得他这样对待父母未免太过分了,老师也批评了他。 C:明天就要文理分班了,你到底是报理科或者报文科。 D:,连用的词语,在内容上不能前后重复,否则,就会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