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文化意义的认识和评价。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哪个汉字的书法为原型?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字作为创意核心。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这个小小的精灵,面带微笑、自信可爱,他翘着大拇指,向全世界的朋友()。

A:表达办好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决心与信心 B:发出真诚邀请:“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欢迎您!” C:表示人类有能力建设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增强上海世博会()的影响,让更多的人能够以不同的形式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A:组织工作 B:主题 C:举办国

(二)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公告
×××市民们:
为了确保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顺利举行,根据“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本市促进和保障世博会筹备和举办工作的决定”的规定,市政府决定,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对本市烟花爆竹的燃放、销售、储存、运输采取如下管理措施:
一、禁止在下列场所及其周边50米范围内燃放烟花爆竹:
1.上海世博会园区;
2.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驻地;
3.……
因上海世博会举行重大庆典活动等特殊需要燃放烟花爆竹的,不受前款第1项规定的限制。
二、……
十五、本通告自2010年4月15日至2010年11月15日施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0年3月21日
“上海世博会园区”“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驻地”后的标点应删去。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如约而至,全球瞩目.据上海世博会协调局消息,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馆当天接待游客就达204 000人次,开馆情况很好.请将204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2.04*105

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办,这次世博会的理念是“理解、沟通、欢聚、合作”。仔细观察下面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请你简要阐述其含义。(5分)

答:

【答案】《示例一》上海世博会会徽形似汉字“世”.可理解成“世界”也有“世博会”的含义.“世”与数字"2010”以及英文书写的“Expo”、 "SHANGHAI CHINA”巧妙组合.表现出强烈的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

(示例二》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意寓三人合臂相拥.也可抽象为“你、我、他”组成的全人类.用中国书法表达出世博会是一次全人类共欢聚的和平盛会。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分析时,要把画面里的所有要素描述全面,然后再根据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阐述含义时,结合现实意义和题干中的提示语““理解、沟通、欢聚、合作””来分析答出背后的深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材料一: 2010年4月29日,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幕。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办。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了上海世博会。上海世博会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举办上海世博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①可以有效促进投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②有助于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

③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我国和世界各国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④有助于展示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消费者:①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在“节能减排”上,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增强消费者的责任感,积极参加节能减排活动,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②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转变消费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提高生活质量。

企业: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实现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生产“能耗低、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②树立正确的生产经营战略,利用发展低碳经济契机,循环利用资源,创立企业的自主品牌,利用培育产业机遇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的环保产品,生产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的产品。提升企业竞争力。 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④加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2010年4月29日,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幕。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办。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了上海世博会。上海世博会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运用经济常识,分析说明上海世博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可以有效促进投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2)有助于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

(3)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我国和世界各国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4)有助于展示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