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半明半(遮盖) 折(占代的兵器) B:山倒树而来(移,搬开) 虫蚁兽(把……当作……) C:于我心(储积) 宿愿(旧有的) D:午(临近) 酸菜(腌渍、浸泡)

下列句子中那一项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 )(3分)

A:谷地里满铺着如茵的嫩草。 B: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C:历史是一艘行进的船。   D: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沈复《童趣》)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你会用成语概括这则故事吗?这个成语是:①

②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①狐假虎威

②没有真本事的人常常借着别人的威风来吓唬人。如果看不清这一点,就会受他的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解释加点的字

天帝使我长百兽( ) 兽见之皆( )

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你认为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派,派遣    跑,逃跑

2.老虎不知道其他动物是害怕自己而逃跑,以为是害怕狐狸。

3.狐假虎威。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0分)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5、选出多义词词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其:神游其中身,使与台齐

B.为:以丛草林 舌一吐而二虫尽所吞

C.以:徐喷虫蚁为兽

D.于:又留蚊素帐中 土墙凹凸处

7、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  6、故:因此、所以  强:同“僵”,僵硬。方:正。鞭:用鞭打。驱:驱赶。徐:慢慢地。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盖:原来是。

7、(1)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它舌头一吐,两只虫就全被它吞下去了。

(2)把草丛当作树林,把小虫蚂蚁当作野兽,把泥土石砾凸出的当作山丘,凹下去的当作山沟。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正浓(兴致) 项为之(通“僵”僵硬)

B.、忆童稚时(我) 数十,驱之别院(鞭子)

C.、忽有庞然大物(体积很大) 明察秋毫(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D.故时有物外之趣(超出事物本身) 夏蚊成(像雷声一样)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驱别院 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B.以丛草林,以虫蚁为兽 仁以己任,不亦重乎?

C.余常土墙凹凸处 己所不欲,勿施

D.舌一吐二虫尽为所吞。 学不思则罔

20.翻译下列句子。(2分)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21.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时有物外之趣“?(2分)

 

19、B          2分                       20、B        2分

21、夏天成群的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我暗暗把它们比作成群的白鹤在空中飞舞   2分

22、有丰富的想象力,有敏锐的观察力,热爱自然、生活(答出其中两点即给分)   2分

8.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9.以虫蚁为兽,

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不亦远乎?”

11.夏蚊成雷,

12.我寄愁心与明月,

13. ,却话巴山夜雨时。

14.烟笼寒水月笼沙,

[dbd1984d80462b70.jpg]

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知之为知之 (知: ) ②是知也 (知: )

③仁以为己任 (以: ) ④徐喷以烟 (以: )

 ① 知道    ②通“智”:智慧  ③ 把     ④ 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