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的描述是()
A: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B: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词语。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日星隐耀,( );商旅不行,(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感极而悲者矣。
浊浪排空、山岳潜形、樯倾楫摧、满目萧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以:_____ ②期:_____ ③劳:_____ ④之: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 用、把 ② 希望、愿望 ③使……劳累 ④ 助词,将宾语前置。
2.① 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
② 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的庸人。
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风烟具净,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B: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E.故虽有千里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F.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翻译下列句子。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1)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惧怕讥讽。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互相轩邈 ②蝉则千转不穷 ③鸢飞戾天 ④造饮辄尽 5曾不吝情去留
①互相轩邈(向远处伸展)②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
③ 鸢飞戾天( 至、到) ④造饮辄尽(往,到) 5曾不吝情去留(舍不得)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B: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 C: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D: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对下列句子出现的修辞方式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审容膝之易安 ②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③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④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⑤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A:①借代 ②对偶 ③夸张、对偶 ④对偶、借代 ⑤借代 B:①夸张 ②拈连 ③对偶、借代 ④排比、对偶 ⑤婉曲 C:①夸张 ②借代 ③对偶、夸张 ④排比、对偶 ⑤比喻 D:①比喻 ②拈连 ③对偶、夸张 ④对偶、借代 ⑤婉曲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以光先帝遗德,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 ,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
(3)悬泉瀑布, 。 ,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答案】
(1)诚宜开张圣听 恢弘志士之气
(2)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3)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 。(韩愈《师说》)
(2)历览前贤国与家, ▲ 。(李商隐《咏史》)
(3)斜阳草树, ▲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5)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6) ▲ ,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7) ▲ ,百年多病独登台。 ▲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1)犹且从师而问焉 (2)成由勤俭败由奢 (3)寻常巷陌 (4)忧谗畏讥 (5)山岛竦峙 (6)不以规矩 (7)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解析: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