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出自《左传》。
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安求其能千里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B:故时有物外之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 C: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 D:得道者多助 会天大雨,道不通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又何间焉( ▲ ) 彼竭我盈( ▲ )
16.下列选项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乃入见。 乃入据陈B.、再而衰,三而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肉食者谋之 为人谋而不忠乎D.、虽有千里之能 虽千里不敢易也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2分)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18.结合上文,用自己的话回答鲁庄公的问题“何以战”?(2分)
▲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又何间焉( 参与 ) 彼竭我盈( 士气旺盛 )
16.下列选项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
A、乃入见。 乃入据陈 B、再而衰,三而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肉食者谋之 为人谋而不忠乎 D、虽有千里之能 虽千里不敢易也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2分)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信用没有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你的。
18.结合上文,用自己的话回答鲁庄公的问题“何以战”?(2分)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这样就能得民心,而凭借民心所向的有利条件就可以作战了。
《曹刿论战》中,曹刿所认同的“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条件,是指鲁庄公所说的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三条,还是只指第三条。说说你的推理。
①曹刿认为战争取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而取信于民只做好某个方面还不够,而是要做好方方面面,所以,三条都包括。
②曹刿认为战争取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而取信于民的举措中最重要的是“必以情”,所以,特别强调的是第三条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A: 弗敢专也 专:独占 B: 小惠未徧 徧:通“遍” C:小信未孚 孚:佩服 D: 神弗福也 福:赐福,保佑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A:安:有“养”的意思 B:徧:同“遍” C:信:言语真实 D:请:邀请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的是( )
A: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疼爱) ②不爱珍器重割巴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吝惜) B:①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生) C:①信而见疑,忠而被滂,能无怨乎?(表被动) ②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通“披”) D:①焉用亡郑以倍邻(通“背”,背叛)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违背)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风雨不动安如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B:然后得一安寝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既来之,则安之 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风雨不动安如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B:然后得一夕之安寝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既来之,则安之 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千古英雄,而今安在哉
下列各句中每句两次省略主语的一项是 ( ) ①喜置榻上,半夜复苏。 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③已行,非弗思也。 ④客从外来,与坐谈。 ⑤以筒水灌之,始出。 ⑥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