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欲先走。
阅读下面古文《口技》,回答7—11题。(9分)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写出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妇抚儿乳 ( ) (2)妇拍而呜之( )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4)几欲先走 ( )
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2分)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9.文中哪一个句子概括了表演者表演的成千上万种声音?(1分)
阅读下面古文《口技》,回答9-13题。(9分)
7.①喂奶;②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③夹杂;④跑。 (共2分)
8.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失措,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索索发抖,几乎就要抢先逃跑的。(2分)
9.凡所应有,无所不有。(1分)
10.当地人一开始很害怕,后来慢慢熟悉了(地震的情形),现在都习以为常了。(2分。不是翻译,不苛求字词理解的准确,说出大概意思即可给满分)
11.略。(2分。语言要符合科学精神,要有激励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积极立意)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2)不能名其一处也( )
(3)几欲先走( )
16.请把文中空缺的句子补充在下面。(2分)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8.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答案:15.(1)夹杂 (2)说出 (3)跑
16.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17.(1)(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 2)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18.B 解析:B句用宾客的反应从侧面来烘托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白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2)、曳屋许许声: ▲
(3)、虽人有百手: ▲ (4)群响毕绝: ▲
18、 翻译下列句子。(3分)
(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1分)
▲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2分)
▲
19、 本文的开头和结尾一再交代道具,有什么作用?(2分)
▲
17、(1)、夹杂 (2)、拉 (3)、即使 (4)、消失
18、略
19、交代了道具的简单,从侧面突出了口技表演者技术之高超,同时形成首尾呼应。
阅读《口技》选文回答问题。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1)俄而百千人大呼 俄而: (2)曳屋许许声 曳:
(3)虽人有百手 虽: (4)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5)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6)未也,亚学视而后可 亚:
2.翻译下面句子
(1)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选文中从侧面表现口技者技艺高超的句子。
4.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
5.读了《口技》一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1.(1)霎时间,一会儿 (2)拉 (3)即使 (4)说出 (5)推托 (6)次,再
2.(1)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2)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3.“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几欲先走。”
4.表演失火、救火的经过和宾客们以假为真的神态。
5.答案提示:围绕勤学苦练回答,如答别的启发,言之有理亦可。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把文中横线上的句子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不能名其一处也 ②两股战战
③几欲先走 ④曳屋许许声
3、下列词语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几欲先走 B.稍稍正坐
C.虽人有百手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②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5、文中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中的“变色离席”与“几欲先走”为什么不矛盾?其作用是什么?
1.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①说出 ②大腿 ③几乎 ④拉
3.D
4.略
5. “变色离席”是写神态的,“几欲先走”是写心理的,这两句话是说听众想逃走而未走的心理和神态,因此不矛盾。作用是表现听众如临其境,口技表演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口 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会宾客大宴 (会: ) ②众妙毕备 (毕: )
③宾客意少舒 (舒: ) ④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句话突出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
。
1、①适逢、正赶上②全、都③伸展、松弛④说出
2、.①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以为妙极了。②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哆嗦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3突出了道具的简单,衬托口技表演的精妙。
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10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6.解释加点字。(4分)
俄而百千人大呼: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两股战战:
7.写救火情况,声响百千齐作,应有尽有的句子(2分):
8. 翻译句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2分)
9.课文中描写听众反应的句子起什么作用?(2分)
6. 俄而:一会儿(1分) 间:夹杂(1分)
指:指明(1分) 股:大腿(1分)
7.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8.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都变了脸色离开席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只大腿打哆嗦,几乎都想抢先逃跑。
9.从侧面衬托口技表演人技艺的高超。
默写填空。(3分)
①万里赴戎机 , 。
②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 。
①关山度若飞
②奋袖出臂
③野渡无人舟自横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1)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2)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