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冬之時,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北魏著名地理、散文学家郦道元写下的《三峡》中描述长江三峡春冬美景的诗句,其间的“倒影”是光的   现象.

解: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倒影是景物在水中形成的像,因此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故答案为:反射.

解释下列词语。

重岩叠嶂 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素湍绿潭 绝巘 飞漱 清荣峻茂

【参考答案】重岩叠嶂: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夏水襄陵: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乘奔御风:骑着快马,驾着风。素湍绿潭:白色的激流,绿色的潭水。绝巘:险峻的山崖或山峰。飞漱:飞流冲荡。清荣峻茂:水清,树盛,山高,草茂。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________

A:急甚箭,猛浪若奔 / 素绿潭,回清倒影 B:寒暑易节,始一焉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C:去怀乡,忧谗畏讥 / 夫大,难测也 D:数月之后,时时而进 / 肉食者谋之,又何

阅读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蠛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 ) (2)晴初霜 ( )

(3)略无处 ( ) (4)属凄异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_____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与朱元思书》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都是写水流之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写法不同,你能说说它们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吗?

4.如果你要作一次三峡之旅,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结合郦道元的描写谈谈你的理由。

1.(1)飞奔的马  (2)早晨(3)通缺  缺少(4)延长

2.(1)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了

(2)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前一句从时间和距离的角度,并用夸张手法,极力突出水流之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后一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水流急湍、波浪汹涌的特征,形象生动,给读者以亲见之感。

4.略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夏水陵( )(2)素绿潭( )(3)乘御风( )(4)引凄异( )

2.翻译句子的意思。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1)课文写春冬之景,用 四字突出其特点;

(2)写秋季景色,用 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4.课文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水,而把夏水置于首位?

1.上、急流、飞奔的马、连接

2.(1)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2)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课文写春冬之景,用清、荣、峻、茂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4.先写山,写出三峡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特点,为下文写水作铺垫。《水经注》是为江水作注,而三峡夏水最盛、最迅疾、最有特点,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的特征也体现得尤为突出,所以作者把夏水置于首位。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①略无处: ②不见月:___________

③沿阻绝:___________ ④不以也: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中的划横线句从描写角度看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略

2、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3、侧面描写,烘托了山峰之高峻或江面之狭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共1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1)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  (2)略无处( )

7、 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或:王命急宣  以钱币乞之

B.绝:哀转久  群响毕

C.故:渔者歌曰  两狼之并驱如

D.素:湍绿潭  可以调

8、根据文中意思,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1)奔:飞奔的马。 (2)“阙”通“缺”中断。  (评分说明:每空1分,共2分。)         

7、选(B)(评分说明:2分。)

(答案解析)A、有时候    有的人。B、消失。C、所以  原来的样子。D、素:本色,白色。不加装饰的琴。

8、(1)到了夏天江水涨上小山包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断了。

(2)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评分说明:只要翻译对:至、襄、沿溯、素等即可给分。)

翻译。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9ee1e972cef7d2ff.jpg]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两项是( )( )

A:急甚箭,猛浪若奔 / 素绿潭,回清倒影 B:置酒而招之 / 凭或立,不一状 C:送之,不敢稍逾约 / 两股战战,几欲先 D:才美不外 / 于舅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