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 ( ▲ ) ②其一坐于前 ( ▲ )

③阡陌交通 ( ▲ )    ④予作文以记之( ▲ )

①约定,约会;②像狗一样地;③交错相通;④通“嘱”,嘱托;

解释下面文段中加点的词。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坐于前。久之,目似,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犬: (2)瞑: (3)洞:

(1)像狗似的   (2)闭眼   (3)打洞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刀劈狼首    先帝不臣卑鄙

B.其一犬坐前 皆以美徐公

C.而两狼并驱如故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D.屠乃奔倚下 安陵君许寡人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恐前后受其

(2)屠自后断其

(3)野有麦场 

(4)一狼其中 

4.翻译下面句子。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1. B

2. C

3.(1) (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2) (大腿)

(3) (回头看)

(4) (打洞)

4.(1)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

(2)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5.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6.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蒲松龄)

1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4分)

①其一坐于前( ) ②一狼其中( )

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④悟前狼假寐( )

12、翻译句子。(2分)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3、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2分)

11,(4分)(1)像狗一样   (2), 打洞  (3)打算  (4),才

12,(2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13(2分)狼虽然阴险狡诈,善于耍弄欺骗的伎俩,但终究逃不脱灭亡的命运。(或对待这种象恶狼的恶势利就应该象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意对即可)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

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

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

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分)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敌( ) (2)股( )

11.翻译下面句子。(2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2.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13.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2分)

9.B(1分)

10.(1)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1分)(2)大腿(1分)

11.骨头已经扔尽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分)

12.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

  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

  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3分)

13.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

  的。(或者认为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

  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2分)(意同即可)

(江西南昌)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

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

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

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分)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敌( ) (2)股( )

11.翻译下面句子。(2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2.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13.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2分)

9.B(1分)

10.(1)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1分)(2)大腿(1分)

11.骨头已经扔尽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分)

12.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3分)

13.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或者认为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2分)(意同即可)

朗读下列句子,句中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庸夫之怒也。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其一犬/坐于前。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期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阡陌交通    ④属予作文以记之

⑤长跪而谢之曰 ⑥吾妻之美我者

① (约定,约会)               ②(像狗一样地,如狗一般地)

③  (交错相通)             ④ (通“嘱”,嘱托)

⑤ (道歉)               ⑥(以……为美,认为……美)

①陈太丘与友 ②其一坐于前

③阡陌交通    ④予作文以记之

⑤长跪而之曰 ⑥吾妻之我者

① (约定,约会)            ②(像狗一样地,如狗一般地)

③(交错相通)             ④ (通“嘱”,嘱托)

⑤ (道歉)                  ⑥(以……为美,认为……美)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