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这段文字说明苏州园林假山堆叠的特点是( )。

A:讲究艺术性,给人置身山间的实感 B:既是艺术也是技术,设计十分精当 C:设计者和匠师阅历丰富、技艺高超 D:使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苏州园林中池沼安排的特点是( )。

A: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B:桥梁安排不雷同 C:安排讲究自然之趣,并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D:池沼里都引用活水

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1)“大多”说明很多,但不是全部,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2)“极少”说明不是不用,只不过用得很少,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下面句子的顺序排列准确的一项是 ①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②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③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④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⑤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A:③⑤②④① B:①③④②⑤ C:③②④①⑤ D:⑤①②④③

下面这段文字的正确顺序是①池沼里养着金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又是入画的一景。②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③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④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⑤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⑥假山的堆叠,或者重峦叠嶂,或者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A:⑥③④②⑤① B:④⑥③②⑤① C:④⑥①②⑤③ D:④③⑤①②⑥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2.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3.“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一句中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

么?(2分)

12.(3分)引用说明(1分),表现了苏州园林池沼的布置合乎图画美这一特征(1分),引用诗句,充满诗意(增强文学色彩),使说明文语言更生动(1分)。(意对即可)

13.(2分)不能,“往往”指一般情况,说明并不是所有成河道模样的水面上都安排桥梁,也会有特殊情况(1分),去掉后,与事实不符,“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⑴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⑵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⑶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⑷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⑸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⑹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⑺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⑻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⑼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⑽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9.本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1分)

10.本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2分)

11.在文段中用”/”划出本段的层次(2分)

12.苏州园林池沼安排的特点是什么?(2分)

13.第十句游览者“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和作用?(2分)

14.“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的“大多”用得准确?说明原因。(3分)

9. 假山和池沼。

10. (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了艺术美或着眼在图画美)

11. (1)——(2)(3)——(4)至(10)

12. 讲究自然之趣。并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为一幅画的效果

13. 作引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14. “大多”概括一般现象,并非都引用活水;去掉变成全部,与原意不符合,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阅读《苏州园林》(节选),完成14—19题。(16分)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4、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3分)

15、本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6、“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的“艺术”和“技术”的词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分)

17、“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一句中“大多”一词的作用的什么? (3分)

18、设计者和匠师们“胸中有丘壑”,是因他们( )(2分)

A.、会以具有不同风格特色的小山配合竹子花木。B.、会堆叠造型各异的假山。

C.、深知山水风景形象的趣味。D.、会在河道模样的水面安排桥梁。

[46ceacff7a709a5e.jpg]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3、苏州园林中假山的堆叠和池沼的布置各具有什么特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一句中“很少”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分)假山的堆叠具有艺术性,池沼的布置具有灵活性。

14、(2分)不能删去。“很少”说明苏州园林池沼或河道的边沿砌齐整石岸的情况不多见,但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删去就太绝对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