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分)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三个标号分别为1,2,3的小球,它们的材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小凯从布袋里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为x,然后将小球放回布袋,小敏再从布袋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为y,这样确定了点A的坐标为(x,y).请用列表或画树形图的方法,求点A在函数图象上的概率.

解:

x y

1

2

3

1

(1,1)

(1,2)

(1,3)

2

(2,1)

(2,2)

(2,3)

3

(3,1)

(3,2)

(3,3)

由表格可知,共有9种等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点A在函数[0c662349aba63d23.png]图象上(记为事件A)的结果有两种,即(2,3),(3,2)

所以,[d40b7ddfbd4dc3cd.png]

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一般人都有很隐秘的“心理缺陷”­——害怕见大人物。见了大人物就手足无措,张牙舞爪,甚至还要浑身发抖。 B:家长对孩子们的关心真是处心积虑、无微不至。 C: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百元大钞捏取出来,塞到衣服布袋里,然后将信件递给他。 D:他是日常生活里一个声名显赫的小人物,在他身上,却拥有着许多熠熠生辉的可贵品质。

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 ( )

A:一般人都有很隐秘的“心理缺陷”­——害怕见大人物。见了大人物就手足无措,张牙舞爪,甚至还要浑身发抖。 B:家长对孩子们的关心真是处心积虑、无微不至。 C: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百元大钞捏取出来,塞到衣服布袋里,然后将信件递给他。 D:他是日常生活里一个声名显赫的小人物,在他身上,却拥有着许多熠熠生辉的可贵品质。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市中学生才艺大赛中,我校以别具匠心的构思获得特等奖。 B:近来,日对中国钓鱼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C: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 D:他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百元大钞捏取出来,塞到衣服布袋里,然后将信件递给他。

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一般人都有很隐秘的“心理缺陷”——害怕见大人物。见了大人物就手足无措,张牙舞爪,甚至还要浑身发抖。

B:家长对孩子们的关心真是处心积虑、无微不至。

C: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百元大钞捏取出来,塞到衣服布袋里,然后将信件递给他。

D:他是日常生活里一个声名显赫的小人物,在他身上,却拥有着许多熠熠生辉的可贵品质。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6题

三十六封信 文/一路开花

⑴他是山里唯一的邮递员。那条通往城市的小路,他一走便是整整二十年。二十年的风霜雨雪,坎坷苦难,都不曾让他更改回山的脚步。

⑵他是第一个走出山里的孩子。山外的世界,让人望而却步,但又心生向往。每次回来,他都要和山里的孩子们说上一段动人的故事。他说,城市的楼房有云层那么高,那些人整天没事儿就在高楼顶上看云彩。城市的车流和松树上的蚂蚁一样,密密麻麻地躺了一地,在雨夜里一打开灯光,顿时整个城市就会从黑夜转为白昼。

⑶其实,这些景状他都不曾见过。没人知道,他取信件的地址其实根本不在城市,仅仅只是附近的一个小镇。小镇上别说高楼和车水马龙,就连那些轰鸣的列车,都不曾在这里驻足,停下匆匆的脚步。

⑷他读过两年书。于是,再虚幻的事物经他口里说出来,总是那么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孩子们听得痴了,都不去弹玻璃球了,都不去爬山了,托着腮帮,直愣愣地看着他唾沫横飞地说话。

⑸每次都是同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谈话:“是送信的小王来了吗?快进屋来跟我念念。”这句话一出,孩子们顿时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倒在地。他们似乎知道,这句话就和评书的先生们的那句“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一样,意在宣布故事即将结束。

⑹他一面扛起背包,一面亮着嗓门喊着:“大娘,别急,我就来了,就来了,有你的信件呐!”

⑺屋里,是一位双眼失明的老太太。明晃晃的太阳照在她的身上,但她却丝毫感受不到光明。她摸索着要给他拿根凳子,却总是被他制止住了。他说:“大娘,别了,给你念信还是得庄重一些好,咱得学学城里的先生。”这话一说完,大娘就笑了:“不瞒你说,我儿子就在城里教书呢!”

⑻她的孩子真在城里教书。不过,那是千里之外的大城市,不是他口中所说的小镇。他见过她的孩子,斯斯文文,戴个眼镜,说话轻言慢语,很是礼貌。只是,这些都是三年前的记忆了。细细算来,她的孩子已有整整三年不曾踏入山里。

⑼她念子心切,无奈双目失明,不能爬上那漫漫的山路,不然,她一定会挺直了脊梁,顺着大路去看看她的孩子。她总是静静地坐在门前晒太阳,听着门外的声音。只要是他来了,她总是第一个能听出来。

⑽幸好她的孩子不曾将她忘记,总是每月按时给她寄来一封家书,还有一张崭新的百元大钞。她小心翼翼地摸索着撕开信件,将里面的百元大钞捏取出来,塞到衣服内里的布袋里,才急切将信件递给他。

⑾他像个懂事的孩子一样,毕恭毕敬地接过信件,逐字逐句地念过去。她的孩子真是忙啊,每次写的内容和问候都是一样。不过,这些已经足够。从她战栗的身体就能看出,她正在被深深地感动着。

⑿三年就这么悄然而去了。三年后,老人撒手人寰。有人说,她临死前还安静的坐在那张木凳上,懒懒地晒着太阳,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村里终于决定找寻她的孩子,将这个不幸的消息传达给他,让他来看看老人的遗体,磕几个响头。

⒀村里的人真把整个小镇都找遍了,硬是找不到她孩子的踪影。最后,千辛万苦所得到的,竟是几年前,她的孩子已在车祸中丧生的消息。村里顿时轩然大波。她的后事该如何处理?

⒁他们终于想到了那些信件。无可非议,那一定是她孩子的配偶所写的,他们有必要按照有效地址将她火速寻来。

⒂他接到消息后,一面含着热泪,一面风尘仆仆地从外地赶了回来。他一语不发地站在旧日念信的位置,愣愣地看着那把陈旧的椅子。

⒃村里人问他来信的地址,他不说,问他在什么地方取的信件,他也照旧不说。没办法,为了节省时间,村里人只好把老人的柜子给撬开了。暗沉沉的柜子底,平平整整地躺着三十六封没有地址的信件,还有三十六张崭新的百元大钞。

⒄村里人疑惑了,没有邮寄地址,没有收件人地址,他是怎么送过来的呢?最后,他们不得不打开信件,追寻最后的线索。

⒅散落一地的信封里,人们终于取出了三十六张同种模样的白纸。

(选自《读者》乡土人文版2010年第3期)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2.揣摩句中加点词语,体会其在表达上的妙处。

(1)她小心翼翼地摸索着撕开信件,将里面的百元大钞捏取出来,塞到衣服内里的布袋里,才急切将信件递给他。

(2)他一语不发地站在旧日念信的位置,愣愣地看着那把陈旧的椅子。

3.如何理解“二十年的风霜雨雪,坎坷苦难,都不曾让他更改回山的脚步。”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4.请你说说第⑻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5.读罢本文,你觉得文中的邮递员是个什么样的人?

6.有时候善意的谎言往往具有感人的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有过“善意的谎言”吗?请你说给大家听听。

1.一个山里邮递员三年里假冒一位失明丧子的老人的儿子给老人送钱送信,使老人安度晚年,直至老人离世的感人故事。

2.(1)“小心翼翼”体现了老人对儿子来信的珍视与激动。

(2)“愣愣”体现了这位邮递员面对老人离世的现实的悲痛心情。

3.说明了这位邮递员对自己这份职业的忠诚与执着,并深深的认识到自己肩上责任之重大。4.为后文老人儿子因车祸离世,邮递员才假冒其儿子送钱送信的情节埋下伏笔,使文章情节连贯紧密。

5.心地善良、有责任感、开朗乐观

6.答案略

皖中地区的人们在盛夏时候有一个习惯叫做晒霉,将家中衣物拿到久阳下面曝晒,去除湿气,然后将樟脑丸和衣服放在一起,一段时问后,衣服里的樟脑丸不翼而飞,樟脑丸消失是属于 __________现象;下次穿衣服时衣服上有樟脑丸气味是为__________。

升华;分子运动。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抹布擦拭,再用  ,然后涂上  .

考点: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因浓硫酸能与水反应会发热,如果用水清洗会增大烧伤面积,则先用抹布擦拭,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冲洗后皮肤上呈弱酸性,一般用弱碱性溶液来处理.

解答:

解:浓硫酸能与水反应会发热,如果用水清洗会增大烧伤面积,则先用抹布擦拭,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冲洗后皮肤上呈弱酸性,一般用弱碱性溶液来处理,所以涂上3%~5%的NaHC03溶液.

故答案为:大量的水冲洗;3%~5%的NaHC03溶液.

点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应时刻注意实验的安全问题,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将不必要的实验意外事故尽量避免,处理好化学实验与实验安全的关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