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的蜜蜂发生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 )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棠、牡丹、月季……这些花次第开放,惹得蜜蜂在院子里嗡嗡嗡嗡地忙来忙去。 B:那位白发苍苍、瘦得皮包骨的老头走起路来颤巍巍的。 C:老天津卫古建筑荡然无存,志愿者呼吁将老城古建筑尽早纳入天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D:测绘工作常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绝不能粗心大意。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6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光,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7、“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仿佛”的作用是什么? (2分)
18、写蜜蜂闹和蝴蝶飞与春花图的描写有何关系?(2分)
19、“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这个“闹”字用得极妙,不禁使人想起古代诗人宋祁的一句诗:(2 分)
“绿杨烟外晓寒轻, 。”
17、仿佛”一词由实到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18、从侧面表现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19、红杏枝头春意闹。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选自朱自清的《春》)
11.本段写春天的花美。从文段中可看出,春天的花美在哪里?(2分)
答:
12.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着”改成“叫着”好不好?为什么?(2分)
答:
13.作者写野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3分)
答:
11. 春天的花美在热烈,美在色彩,美在香味。(围绕花的情态、颜色、香味回答,回答多姿多彩也可以。)
12.不好,因为“闹”字不但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还写出了蜜蜂争喧的场景,内容更丰富,而“叫”只是从声音方面来写。
13. 比喻、拟人,使野花鲜活生动,形象逼真。
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 而产生的.
解:在风的作用下,电线会振动,由于其振动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可以听到风吹电线时发出的嗡嗡的声音.
故答案为:振动.
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 而产生的。
振动
蜜蜂飞过我们身旁的时候,常听到一阵“嗡嗡嗡”的声音,嗡嗡声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蜜蜂翅膀振动形成的
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________而产生的.
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听不到它飞行的声音,而蜜蜂飞行的“嗡嗡”声却能听到,这是为什么?
【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分析】根据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看蝴蝶和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是不是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
【解答】答: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在350次/秒左右(或高于20Hz),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飞行时,扇动翅膀的频率在5次/秒左右,低于20Hz,所以人能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而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
科学研究表明,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300次,养蜂人就可以通过听觉知道蜜蜂采蜜的情况。那么,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 )
A:音调要高; B:音调要低; C:响度要大; D:响度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