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天邪发病,多在乎上”中,“乎”之义为()
A:于,介词 B:音节助词,无义 C:存在,动词 D:向,介词
在“此则天地显仁藏用之常,固无庸以赞助为也”中,“为”之义是()
A:做 B:给 C:成 D:语助词,无义
在“且如气口脉盛,则知伤食”中,“且”之义为()
A:而且 B:况且 C:至于 D:语首助词,无义
在“然惟于此,而不敢自信矣”中,“唯”之义为()
A:只 B:才 C:思 D:助词,无义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文言虚词“之”的意义,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B: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D: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时间副词后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下列对《周易》古经里的“言”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假借字“愆”,表示罪过,过失 B:说话,言说 C:衍文 D:语助词,无义
“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
A:结构助词“的” 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C:指示代词“这” D:动词“去”
5.对下列句中加粗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见悲鸟号古木 但:只。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于:比。 C:其险也如此 其:加强语气,无义。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乎:助词,无义。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 B: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分,分野) 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 宇文新州之懿范(懿,美好) C:家君作宰,路出名区(宰,宰相) D:天之苍苍,其正色也(正色,真正的颜色) 景翳翳以将入(景,风景,景物)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以,因此)
下列句子中的多义词“而”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语气助词,不译)
B.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而后”连用,然后)
C.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表并列,不译)
D.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表转折:“却”)
B
解析:
表转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