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属于寺川修司70年代作品的是:()

A:《抛下书本走上街》 B:《草迷宫》 C:《再见吧,箱舟》 D:《死者田园祭》

下面哪一部作品上映于20世纪80年代()?

A:《草迷宫》 B:《再见吧,箱舟》 C:《上海异人娼馆》 D:《抛下书本走上街》

依照课文内容给空缺处填空。(2分)

(1)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_______,玩具是儿童的_______。

(2)我从不肯_______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_______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_______在海里。

(1)行为  天使(2)妄弃  叠成  抛下

句中加点的词语可以换成括号中的词语且换后表达效果更好的一项是( )

A: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傻乎乎(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B:我从来不肯妄弃(抛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C:后来发生了分歧(意见):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D: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淡淡的),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阅读情感世界】阅读冰心的《纸船》(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怨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1)读诗,要体会诗中蕴涵的情感。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读诗,还要品味诗歌的语言。请你品味下面诗句加点词语中的任意一个。

我仍是不灰心每天的叠着,

(1)抒发了诗人对慈母的强烈思念之情。

(2)“不灰心”不仅表现了作者对母亲强烈的思念。而且表达了思念必将通过纸船传递给母亲的执著信念。

或:“每天”既让人感受到叠纸船次数之多,又表现出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持久、强烈。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冰心《寄母亲》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填空

①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②陈太丘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①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②期日中 过中不至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 !”

(2)天上的风雨来了,

(3)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______________ ____ 。

(4)先自度其足,

(5)舟止,

(6)回忆学过的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句,自选一个季节,任写两句诗:

精读课内冰心的《纸船》,完成9—14题。(14分)

纸船 (冰心)

①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②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③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9.如果请你朗读文中的诗行,应以怎样的感情基调来朗读?你是依据哪些词语确定这种感情基调的?请把这些词语找出写下来。(3分)

10.作者文中的“纸船”有什么含义?(2分)

11.诗中第一小节哪些词体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2分)

12.《纸船》这一首诗实写和虚写相结合,实写的是哪几小节?虚写的是哪几小节?(2分)

13.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4.作者用叠纸船、漂纸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假如诗人的母亲在梦中见到了这只小船,她会想些什么?试以母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3分)

9.应以满怀着爱的悲哀的感情基调来朗读。可依据“至爱”“含着泪”“爱和悲哀”等词语确定这种感情的基调。10.纸船象征飘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祝愿。11.“从来”“妄弃”“留着”“一只一只”“抛”    12.1、2小节实写,3小节是虚写。13.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深情的歌。    14.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可联系生活体验,站在母亲的角度深情去回答即可。例:太像了,这小船一定是我的莹莹折的,妈妈知道你很想我,莹莹,我也很想你呀!妈妈一切都好,你不用牵挂,抓紧自己的学习。争取早日学成回国!妈妈等着你回来。

下面对冰心的《纸船——寄母亲》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从不轻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合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923.8.27

A:开篇入题,诗人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铺垫。 B:第二节四句,诗人直接点明了纸船应去的方向,表达了诗人强烈诚挚的心愿。 C: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了她祈求想象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 D: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使得感情的抒发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