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有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

A:头衔 葱笼 晨曦 水波鳞鳞 B:锁事 可鄙 澄澈 兴高采烈 C:肃杀 绵延 祷告 苦心孤指 D:秉告 决别 女涡 心砰砰跳

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3分)

绝处逢声( ) 辍连( ) 无优无虑( )

进退唯谷( ) 皱形( ) 险象叠生( )

生 缀 忧 维 雏 迭

圈出下面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4分 )

险象叠生( ) 获益非浅( ) 点辍( ) 繁炫急管( )

险象生( 迭 )  获益浅( 匪 )  点(缀 )  繁急管( 弦 )(每个 1 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获益非浅   水波鳞鳞    窥伺    喑哑 B:一丝不苛    头晕目眩   拮据    倒坍 C:草长莺飞 冥思暇想 休憩 阔绰 D: 语无伦次    销声匿迹   旁骛    悲怆网Z.。X.。X.。K]

在下面的括号里改正错别字。(2分)

(1)闲情逸至( ) (2)异国它乡( )

(3)险象叠生( ) (4)齐心胁力( )

[508d72e4e5400961.jpg][72c9afbe3fa34ea3.jpg]

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油光可鉴 胭脂褪尽 险象叠生 水波鳞鳞 B:引经据典 人迹罕至 天翻地覆 相形见绌 C:英雄气慨 鸡毛掸子 原弛蜡象 锲而不舍 D:津津有味 仙露琼桨 眼花缭乱 怨天忧人

下列加点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朗润 瞭亮 卖弄 繁花嫩叶 B:澄清 慈善 憔悴 翻来复去 C:熬过 祷告 匿笑 水波鳞鳞 D:攲斜 莲蓬 仿膳 咄咄逼人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广漠 籍贯 哂笑 无可置疑 B:托辞 蹲踞 禁涸 油光可鉴 C:蓬蒿 咫尺 城隍庙 正襟危座 D:褪尽 升腾 牟取 苍海桑田

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

(2)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3)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

(4)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

陶 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注释】①陶者:指烧窑工人。烧窑者通过高温把粘土烧制成瓦片。②鳞鳞:指鱼鳞般的瓦片。

1.“陶尽门前土”的“尽”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本诗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选择一处,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1、示例:“尽”是完、全的意思。烧窑工人把门前所有的泥土烧制成砖瓦,不知流淌了多少血汗,耗尽了多少精力,自己的处所却居无片瓦,其命运之凄惨可想而知,表现出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2.示例1:首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付出繁重,所得却是居无片瓦,人间之不公尽在其中(或赞美勤劳、同情疾苦也可)。

示例2:后两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从不劳动,却坐享其成,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或答愤慨、讽刺)。

示例3:前二句“陶者”与后二句“居者”对比鲜明,令人感慨: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突出了贫富的悬殊,表达了诗人对弱者的同情,对当权者的讽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