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5小题。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诵读文言文,要注意句中的停顿。用“/”画出下面句子中该停顿的地方。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与“齐之习辞者也”中的“之”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A.楚王闻之B.吾欲辱之

C.婴闻之D.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联系语境,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所以然者何?

4.读了本文,你认为晏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就其中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要适当引用文中的原话)。

5.由这则历史故事,你想到了什么成语?请选择其中两个角度,各写出一个成语。

①从晏婴智斗而取胜的角度思考:

②从楚王密谋而惨败的角度思考:

③从环境影响人的角度思考

2.D

3.①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很会说话)的人。  ②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4.①机智善辩,富有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既捍卫国家的尊严,又不失礼节。

②善于辞令,掌握分寸,寓刚于柔,

③沉着应对,足智多谋,善于思辨,巧妙运用了类比等。(引用文中原话略)(谈出任一点即可)

5.①针锋相对;足智多谋;有胆有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等。

②自作聪明;弄巧成拙等。

③潜移默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选择任两条答对即可)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1、解释下列“之”的不同含义。

楚王闻 ;吾欲辱

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左右曰,古义 ;今义

3、翻译: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1、楚王闻:指晏子使楚这件事          吾欲辱:指晏子

2、古义:侍从      今义:左和右两方面;附近;两旁

3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  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高缭仕(1)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2)之人也,四维(3)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弼(4)吾过,是以逐之也。”

注释:(1)仕:旧称做官为仕。 (2)仄陋:狭窄浅薄。 (3)维:维系。引申为扶助。  (4)弼:纠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A. 盗 ( )     B. 圣人非所与( )

C. 左右谏曰( )   D. 高缭之夫子三年 ( )

2、下面句中加点的“之”与其它三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之习辞者也  B.吾欲辱之  C.晏子逐之  D.四维之然后能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文言句子。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弼吾过,是以逐之也。13、综合与延伸。

4(1)甲文中“楚王笑曰”中的“笑”有什么样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看法。

(2)假如你是乙文中的高缭,听了晏子的解释后有什么想法?

1、⑴犯罪 ⑵同“嬉”,开玩笑(3)近侍,近旁的人 (4)侍奉

2、( A )

3、只是叶子很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

(2)如今,这个人辅佐了我三年,没有纠正过我的过失,因此赶走了他

4、(1)我认为这是楚王想侮辱晏子结果却被晏子侮辱后一种自我解嘲的尴尬窘态。(2)关于为人、为官之道的一些思考(如:对人要坦诚,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包庇不是一种爱,要敢于指出别人的缺点等) ”。

(2015届海南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1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2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选自苏教版教材)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缚一人(yì)王     B.生于淮北则为(zhǐ)

C.缚者(jiē)为者也    D.(guǎ)人反取病焉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晏子将使楚       (2)齐之习者也

(3)晏子席,对曰     (4)入楚则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欲辱之,何以也?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文中的晏子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1. C

2.(1)出使(2)言辞(辞令)(3)离开座位(4)偷窃(偷盗)

3.(1)我想要侮辱他一下,用什么办法呢?(给分点:辱、何以)(2)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似.他们果实的味道却不同。  (给分点:徒、其实)

4.示例1:晏子是个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的人。  示例2:晏子善于辞令,不卑不亢,具有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

(2015届海南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1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2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选自苏教版教材)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缚一人(yì)王B.生于淮北则为(zhǐ)

C.缚者(jiē)为者也    D.(guǎ)人反取病焉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晏子将使楚 (2)齐之习者也

(3)晏子席,对曰 (4)入楚则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欲辱之,何以也?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文中的晏子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1. C

2.  (1)出使( 2)言辞(辞令)(3)离开座位(4)偷窃(偷盗)

3.(1)我想要侮辱他一下,用什么办法呢?(给分点:辱、何以)(2)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似.他们果实的味道却不同。  (给分点:徒、其实)

4.示例1:晏子是个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的人。  示例2:晏子善于辞令,不卑不亢,具有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齐之习辞者也(        ) (2)今方来,吾欲之(        )

(3)吏二缚一人王(        ) (4)齐人善盗乎(        )

(1)善于辞令,很会说话

 (2)羞辱

 (3)到(指到尊长那里去)

 (4)本来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曰:“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

(1)左右 (2)习

(3)对 (4)为

    (1)近旁的人,这里指近侍(2)熟练

(3)应答、回答     (4 )相当于“于”

阅读下列文段,找出解释有误的一项(    )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曰,坐。”

A:使:出使 B:习:习惯 C:坐: 犯罪 D:盗:偷窃

齐之辞者也 ( )

熟练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