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下面加点词注音。
诘责( ) 佝偻( ) 咨诹善道( ) 广袤( )无垠
选出下列选项中字形不正确的一项( )
A:安恬 蹒跚 憨厚 分道扬镳 B:温馨 凌厉 逾越 如火如茶 C:龌龊 迸溅 宽宥 鳞次栉比 D:芥蒂 娴熟 冗杂 咨诹善道
(16届贵州省都匀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驱弛 枉驾 察纳雅言 不可屈致 B:倾颓 陟罚 思贤如渴 作奸犯科 C:佣耕 忿恚 以章其咎 篝火狐鸣 D:躬耕 夙夜 咨诹善道 渔腹藏书
下列词语在句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会天大雨,道不通(适逢,恰巧遇到)/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一齐) B:请广于君(扩充)/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C:隆中对(文体的一种)/度德量力(衡量)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时)/咨诹善道(询问)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不胜受恩感激。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猥自枉屈 猥:
(2)尔来 尔:
(3)庶竭驽钝 驽钝:
(4)至于斟酌损益 益: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
3、选文第①段作者从三个方面自述身世,其目的何在?
4、此次出师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出师之决心的?
1、(1)辱,降低身份。 (2)那时。(3)比喻才能平庸 (4)兴办、增加。
2、(1)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被诸侯知道而获得显贵。
(2)陛下也应该亲自谋划,询问治国的好道理,明察采纳正直的进言。
3、答:目的在于:①表达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②表达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情感;③以陈情的方式为后文“出师”作铺垫。
4、答:⑴出师目的是:“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分)⑵作者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出师决心:①以出师为己任。认为“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是自己的职责与本分——“此臣报先帝面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定下军令状。“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以咨诹善道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 分)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1.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9.(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2)询问;10. [09957c904f4ac73b.gif]译文:在兵败之时接受重任,在危难之际奉旨执行使命。[ba0bb2335f9dd514.gif]译文:深深追思先帝的遗照,我受恩感激不尽了;
11. 答: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宁静淡泊,知恩图报,谨慎细致;对先主刘备忠心耿耿,竭力辅佐后主刘禅;为建立蜀国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智慧的化身等。(意思相近即可给分,答出三点给3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以彰其咎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①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翻译:
②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翻译:
14.选段中诸葛亮“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
12.① 答应 ② 表明、显扬
评分:本题共2分,每小题 1分
13.①(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
②征询从善的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
评分:本题共4分,每小题 2分
14.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临崩寄臣以大事
评分:本题共4分, 每点2分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以征求、询问治国的好方法,识别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愿。
下面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箪食壶浆 (用箪盛) 楚人怜之(可怜) B:陟罚臧否 (善) 以头抢地耳(撞) C:由是感激 (激动) 将军宜枉驾顾之(拜访) D:长跪而谢之 (道歉) 咨诹善道(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