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妈妈向社会工作者抱怨她两岁的儿子冰冰太不懂事,总是“偷吃光”1岁弟弟的营养饼干,害得赵妈妈要喂小儿子时总是措手不及、又急又气。如果你是这位社会工作者,你将要向赵妈妈解释冰冰的行为。以下解释最贴切的是?()
A:冰冰有一定的行为障碍,需要矫正 B:3岁前的婴幼儿基本上是自我中心的,还难以从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冰冰行为正常 C:可能是给冰冰讲道理不够,可以多给冰冰讲道理,让他理解其行为给弟弟带来的不便 D:冰冰可能讨厌小弟弟,所以故意这样做,可以理解
下面是成都杜莆草堂联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风流,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请解释“异代不同时”
下面是成都杜莆草堂联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风流,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请写出此联的领词
下面是成都杜莆草堂联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风流,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1963年,谁为此联书写?谁为此联题跋
田田因为想妈妈哭了起来,冰冰见状也哭了,过了一会儿,冰冰边擦眼泪边对田田说:“不哭不哭,妈妈会来接我们的”冰冰的表现属于什么行为( )。
A:依恋 B:移情 C:自律 D:他律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高谈阔论 坛花一现 迫不及待 窃窃私语 B:神采奕奕 彬彬有礼 破镜重圆 月白风清 C:世外桃园 晓风残月 顺藤摸瓜 事半功倍 D:四面楚歌 挺而走险 厚此薄彼 貌和神离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万马奔腾 浊浪排空 气势磅礴 窃窃私语 B:神采奕奕 彬彬有礼 破镜重园 月白风清 C:世外桃源 晓风残月 顺藤摸瓜 事半功倍 D:四面楚歌 铤而走险 厚此薄彼 貌合神离
自习课上,八年级学生冰冰跷着二郎腿,得意地哼着流行歌曲,影响了周围同学学习。面对同学们的批评,冰冰振振有辞:“我有唱歌的权利,你们无权干涉!”
你认为冰冰说得对吗?为什么?
冰冰说得不对。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但必须正确行使。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冰冰虽然有唱歌的权利,但他在唱歌时影响了同学们学习,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利。所以他的说法不对。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采桑子 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19.上阕的“月白风清”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20.清人周济评论这首词有“藕断丝连”和“异军突起”之妙,请谈谈你的看法。
19.①“月白风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明朗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处境的顺利,心情的愉悦。(从衬托角度来谈亦可)②前后对比的手法。用十年前愉悦心情和在忧患凋零中老去的伤感构成对比,突出如今的悲凉况味。
20.“藕断丝连”是指下片紧承上片的意脉,有如“藕断丝连”一般,写得沉郁慷慨。尽管中间有情绪低沉的内容,但最后又回复到开头激越豪迈的情调。“异军突起”是指感情上的骤然转折,给人以异军突起之感。词的开头回忆年轻时仕途顺利,谁知时光易逝,种种不幸接踵而至,感情一下子掉入“忧患”之中,让人觉得凄然欲绝,情绪低沉;但到了下半片,忽然峰回路转,精力弥漫,笔势雄劲,充满豪气。
【解析】
1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用了那些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个手法,最后写出这种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月白风清”四字,色调明朗,既象征处境的顺利,也反映心情的愉悦,给人的想象是美好、广阔的。至“忧患凋零”四字,猛一跌宕,展现十年以后的生活。这一时期,他的好友梅尧臣、苏舜钦相继辞世。友朋凋零,引起他的哀痛。英宗治平二年,他又患了消渴疾。老病羸弱,更增添他的悲慨。后来英宗去世,神宗即位,他被蒋之奇诬陷为“帷薄不修”,“私从子妇”;又因对新法持有异议,受到王安石的弹劾。这对他个人来说,可谓种种不幸,接踵而来。种种不幸,他仅以“忧患凋零”四字概之,以虚代实,更有千钧之力。接着以“老去光阴速可惊”,作上片之结,语言朴质无华,斩截有 力。“速可惊”三字,直似从肺腑中发出。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
试题分析:此词下片承前片意脉,有如藕断丝连;但感情上骤然转折,又似异军突起。时光的流逝,不幸的降临,使得词人容颜渐老,但他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于是他豪迈地唱道“鬓华虽改心无改”!他是把一腔忧愤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语言虽豪迈而感情却很沉郁。在这里,词人久经人世沧桑、历尽宦海浮沉的老辣性格,似乎隐然可见。以纵酒寻欢来慰藉余年,其中渗透着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感情。词中接下去就说“试把金觥”。金觥,大酒杯。《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本来就有销愁的意思在;但此词着一“把”字,便显出豪迈的气概。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