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论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要诀 苍海桑田 锲而不舍 吹毛求疵 B:商酌 矫揉造作 根深蒂固 重蹈覆辙 C:掂念 断章取义 销声匿迹 豁然贯通 D:玄虚 坚闭清野 格物致知 精美绝伦

下列成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持之以恒  孜孜不倦  锲而不舍  轻而易举 B:吹毛求疵 格物致知 不求甚解 狂妄自大 C:前扑后继 豁然贯通 咬文嚼字 地大物搏 D:怀古伤今 为民请愿 玄虚之至 因小失大

对下面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A:强调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比研究学术更重要。 B:强调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不能缺少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C:强调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是研究学术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的源泉。 D:强调研究学术特别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都不能缺少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格物、致知”出自《_____________》,“格物”是指_______________,“致知”是指________________。

《礼记·大学》,推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其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致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大学》章句)

23.这段话中“格物”“致知”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

24.根据这段话,分析“格物”与“致知”的关系。(3分)

23. “格物”,直接接触事物而穷究其中之理;“致知”,致使知性通达,融会贯通。(2 分。一点1 分)

24.天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用人的灵性去探究、去认识、去辨知天地万物,从而获得深刻的认知。

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是格物的深化和目的 。 (3 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