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太息曰:“ ! !”(司马迁《陈涉世家》)
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节选文字出自课文《 》,作者是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10、下列对节选语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介绍陈涉的身世,旨在体现他不甘命运安排的抗争意识。
B.“苟富贵,无相忘”说明陈涉是个重感情、讲义气的人。
C.末句中的“太息”,表达了陈涉对志短之人的强烈讽刺。
D.该段文字简洁,但事例典型,为下文的起义埋下了伏笔。
(8分) 8.(2分,每空1分)陈涉世家 司马迁
9.(3分)(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因失意而愤愤不平了很久。(辍、之、怅恨) 10.(3分)C
阅读两段选文,完成9—12题。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两段文字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比至陈: ( ) (2)或说陈王曰:( )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
(1)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及,等到 (2)有人
10(1).陈涉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2)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
11.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
12、(1)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
(2)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下面问题。(12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尝( )与人佣耕 ②辍( )耕之垄上
③若( )为佣耕 ④陈涉太息( )曰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苟富贵,无相忘。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文中哪句话揭示了陈涉少时便有远大的抱负?(2分)
(4)你认为历史上哪些人属于鸿鹄?请写出一个,并用一句话概括其事迹。(2分)
(1)曾经;停止;你;长叹(4分,每空1分)
(2) ①如果(有一天)富贵了,(大家)不要相互忘记。
②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4分,每句2分)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分)
(4)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2分,每问1分)
阅读《陈涉世家》和《隆中对》中的有关文段,做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苟富贵,无相忘_______ ②时人莫之许也_______
2.翻译句子。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3.两文段中的陈涉和诸葛亮表现出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但两文作者在突出这一特点的写法上略有不同,甲文主要是通过_______来表现,乙文主要是通过________来表现的。
1.①如果 ②承认、同意
2.①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②只有博陵人崔州平、颍川人徐庶(徐元直)和诸葛亮很友好,说是确实这样。
3.志向远大、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正面描写人物的表现和别人的侧面烘托相结合(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3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司马迁《陈涉世家》
(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彭端淑《为学》
1.与“吾欲之南海”中的“之”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怅恨久之B.辍耕之垄上
C.蜀之鄙有二僧D.西蜀之去南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苟富贵,无相忘。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两段文字都写到了“志”,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1.答案:B
2.答案:(1)如果谁富贵了,不要忘记我们。
(2)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3.答案:甲文侧重于要树立远大志向,乙文侧重于用行动实现自己的志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颇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比至陈:_____________ ②或说陈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复立楚国之社稷
B.客愚无知,颇妄言,轻威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C.自辩数,乃置 扶苏以数谏故
D.杀之以应陈涉 徒以有先生也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及,等到;②有人
2.C
3.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
4.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只答后一句也可)
5.(甲)陈胜率众起义,深得民心,建立了政权;(乙)陈胜起义建立政权后丧失民心丢失了政权。
读《陈涉世家》选文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加点词。
陈涉少时( ) 会天大雨( )
乃丹书帛曰( ) 卒中往往语( )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苟富贵,无相忘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选文,作简要分析。
4、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1、年轻、年少 适逢、恰巧遇上 书写 到处
2、略
3、偶然性:因暴雨断道而误期限必然性:秦朝统治法峻刑严,“天下苦秦久矣”。陈胜等误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斩首,这迫使他们为求生,不得不转戈反秦。
4、要点:(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
用“//”线给下面这段话断句。
陈 涉 少 时 尝 与 人 佣 耕 辍 耕 之 垄 上 怅 恨 久 之 曰 苟 富 贵 无 相 忘 佣 者 笑 而 应 曰 若 为 佣 耕 何 富 贵 也 陈 涉 太 息 曰 嗟 乎 燕 雀 安 知 鸿 鹄 之 志 哉(选自《陈涉世家》)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 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B:①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②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C:①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伤仲永》)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D:①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隆中对》)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