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觥筹 ( ) 谪守 ( ) 宠辱偕忘 ( ) 琅琊 ( ) 岸zhǐ ( )
tīng ( )兰 hào( )月 悄 ( )怆 ( ) qí ( )路 山岳qiǎn ( )形
gōng zhé xié yá 芷 汀 皓 qiǎo chuàng 歧 潜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⑴.觥筹交错( )( ) ⑵.yǔ( )偻提xié( ) ⑶.宠辱偕( )忘⑷.岸zhǐ( ) tīng( )兰 ⑸.hào( )月 ⑹.悄怆( )( )幽邃 ⑺.浩浩汤汤 ( ) ⑻.山岳qián( )形
gōngchóu 伛 携 xié 皓 芷汀
qiăochuàng shāngshāng 潜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4题。(8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薄暮冥冥、厚此薄彼B.去国怀乡、去伪存真
C.春和景明、良辰美景D.宠辱偕忘、白头偕老
13.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两
个原因。(2分)
14.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2.(3分)D
13.(2分)个人的遭遇(以己悲) 外物的触发(以物喜)
14.(3分)比喻贴切(动静互衬),形象地描摹出月光下跃动的水波和沉璧似的月影的美好之态。(手法1分,结合手法分析画面2分。)
默写
(1)两岸连山,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不以疾也。
(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_。
(4)无言独上西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岳阳楼记》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表达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
略
默写(18分)
I..树木丛生,___ 。 (《观沧海》)
2.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 。 (《绝句》)
3.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_____,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宠辱偕忘,____,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
6._____,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1. 百草丰茂2. 吹面不寒杨柳风3. 铁马冰河入梦来4. 欲说还休5. 把酒临风6. 阡陌交通
默写(18分)
1 满面尘灰烟火色, 。
2 ,雪尽马蹄轻。
3 人生自古谁无死, !
4 ,潭影空人心。
5 登斯楼也,则有 ,宠辱偕忘……
6 ,明灭可见。
18分,每题3分,错一字扣1分
1. 留取丹心照汗青 2. 向来枉费推移力 3. 千载谁堪伯仲间 4. 吾视其辄乱
5. 佁然不动 6. 望之蔚然而秀者
默写(18分)
I..树木丛生,___ 。 (《观沧海》)
2.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 。 (《绝句》)
3.夜闹卧听凤吹雨,_____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_____,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宠辱偕忘,____,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
6._____,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18分。每小题3分,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
1.百草丰茂 2。吹面不寒杨柳风 3。铁马冰河入梦来
4.欲说还休 5。把酒临风 6。阡陌交通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越明年 ( )
(2)前人之述备矣 ( )
(3)沙鸥翔集 ( )
(4)宠辱偕忘 ( )
(5)或异二者之为 ( )
答案:(1)到了 (2)全面,详尽 (3)鸟停息在树上 (4)一起 (5)两种心情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0.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 。 (《诗经·氓》)
11.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苏轼《赤壁赋》)
12.登斯楼也, ,宠辱偕忘, ,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答案】
10.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
11.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12.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既”“酾”“槊”“怡”。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登斯楼也, ,宠辱偕忘, ,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2)曲终收拨当心画, 。东船西舫悄无言, 。
(白居易《琵琶行》(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 。
(杜牧《阿房宫赋》)
(1)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
(2)四弦一声如裂帛 唯见江心秋月白
(3)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