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篇文章中论述了分类法的各个方面,这篇文章是()。
李大钊在1918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首次对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作了较深刻的阐述,这篇文章是( )。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特约评论员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这篇文章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 B:这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C:围绕这篇文章的讨论,成为中国__政治路线调整的先声 D:这篇文章发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
只有具有一定文学造诣且具有生物学专业背景的人,才能读懂这篇文章。
如果上述命题为真,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
A:小张没有读懂这篇文章,但他的文学造诣是大家所公认的。 B:计算机专业的小王没有读懂这篇文章。 C:从未接触过生物学知识的小李读懂了这篇文章。 D:小周具有生物学专业背景,但他没有读懂这篇文章。 E:生物学博士小赵读懂了这篇文章。
只有具有一定文学造诣且具有生物学专业背景的人,才能读懂这篇文章。
如果上述命题为真,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
A:小张没有读懂这篇文章,但他的文学造诣是大家所公认的。 B:计算机专业的小王没有读懂这篇文章。 C:从未接触过生物学知识的小李读懂了这篇文章。 D:小周具有生物学专业背景,但他没有读懂这篇文童。 E:生物学博士小赵读懂了这篇文章。
小杰每分钟打135个字,他打一篇文章用了28分钟,还有650个字没有打完,这篇文章有多少个字?
解:135×28+650
=3780+650
=4430(个)
答:这篇文章共有4430个字.
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艺术节办得栩栩如生,全校师生交口称赞。 B:执法部门要善于虚张声势,使假冒伪劣产品无藏身之地。 C: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D: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鳞次栉比,鸟儿也回来了。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次艺术节办得栩栩如生,全校师生交口称赞。 B:执法部门要善于虚张声势,使假冒伪劣产品无藏身之地。 C: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D: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鳞次栉比,鸟儿也回来了。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老师对同学总是低眉顺眼,和蔼可亲。 B: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 C:小刘怀揣爸爸给的零花钱进了网吧,出来时,他已穷困潦倒,一文不名。 D: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援__终于赶到了。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