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某物付多少钱和你愿意为之付多少钱(支付意愿)之间的区别叫()

A:总效用 B:边际效用 C:消费者需求 D:消费者剩余

1千克白糖5.64元,买2.7千克应付多少钱?买3.62千克应付多少钱?

解:5.64×2.7=15.228(元);

5.64×3.62=20.4168(元);

答:2.7千克应付15.228元钱;买3.62千克应付20.4168元钱.

小明在“红旗”超市买东西,下列适合估算的情况是(  )

A:小明想10元钱是否够用时 B:收银员告诉小明应付多少钱时 C:收银员数小明付的钱时 D:收银员找给小明剩余钱数时

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他,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 B:像《论语(十则)》这样的古代经典诗文,一定要能够背诵。 C: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下列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没到过中国,却说“我的最大梦想是到中国去,从长城的这一端走到那一端。” B: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付您多少钱?先生。” C:孩子们都知道,在远离美国的地方——中国,有他们的祖父和外祖母在想念着他们。 D: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

在下列场合中,服务员的哪句话比较得体?( ) 陈亮第一次走进建行营业大厅,不知该走向哪一个窗口存钱,正在犹豫时,在柜台外的服务员见了问:

A:“你要存多少钱,先生?” B:“你想取多少钱,先生?” C:“我能为您服务吗,先生?” D:“你想干什么?”

张老师到体育用品专卖店为学校购买排球,排球单价为a元,买10个以上按7折优惠,用代数式表示:

(1)购买30个排球应付多少钱?

(2)购买b个排球应付多少钱?

(1)因为30>10,所以单价为0.7a元,所以应为30×0.7a=21a(元);(2)当b>10时,应为0.7ab(元);当b≤10时,则为ab(元).

    (点拨:本题是代数式的表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应明确:一是打“7”折的意义;二是对第(2)题付钱应分情况讨论)

这些西红柿花了你多少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ow much do these tomatoes cost you?

在下列场合中,服务小姐的哪句话比较得体?( )

王民第一次走进银行营业大厅,不知该走向哪一个窗口存钱,正在犹豫时,在柜台外的服务小姐见了问:

A.您要存多少钱,先生?  B.您想取多少钱,先生?

C.我能为您服务吗,先生?   D.你想干什么?

C。


解析:

AB太冒失;D太生硬)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