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三则材料,问答问题。(共8分)
材料一 央视2012年10月14日在《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跟红绿灯时没有关系的,只看人不看灯。
材料二 右图为漫画《一步到“位”》。
材料三 数据显示, 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67759人死亡、27.5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2010年和2011年,交通事故造成死亡人数分别是65225和62387人,已经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无证违章驾车、超载、超速行驶、疲劳驾车、酒后驾车、违章占道行驶、行人及非机动车违规过马路等。
(1)请用一句话概括出以上三则材料共有的信息。(3分)
(2)材料二漫画反映了社会中的一些不良风气,请仔细观察,是说出其的寓意。(3分)
(3)针对材料三中提到的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中的任意方面,请你写一条不超过15字的宣传标语。(2分)
(1)交通安全意识差是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3分,意思对即可)。(2)寓意:一些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共秩序,随意横穿马路去翻越护栏,结果很可能会因此送了性命。(3分,意思对即可)(3)如针对超速行驶拟写“礼让三分平安在,抢行一秒后悔迟”;针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现象拟写“乱穿马路最危险,文明行路保安全”;针对酒驾拟写“若要亲人勿牵挂,酒后不要把车驾”等。
综合性学习 (6分)
从2013年开始,扬州市中考作文设置书写分3分,这一举措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为此,学校特地举办“推广写字周”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⑴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写一手好字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请你拟写两句内容相关、形式对称的话作为宣传标语。(2分)
⑵阅读下面两段材料,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阅读后的得出的结论。(2分)
【材料一】写字教育在汉字文化圈有着悠久的传统。我国的近邻日本、韩国等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写字教育。日本的书道,韩国的书艺,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基础,韩国甚至要把书艺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的多位前__曾联名上书现任总统李明博,要求在小学实施汉字教育;日本则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和书写2000个汉字。
【材料二】目前,中国90%以上的中小学生没有书法课,有的中小学虽设书法课,但名存实亡,书法教育基本上已经淡出了中小学教育,多数学生的写字水平越来越差,字迹潦草难认、错字屡出,提笔忘字的情况十分普遍。据某地对几所小学高年级学生写字情况的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40份试卷中,有6份识别不出答卷学生的名字;抽查10本作文本,其中7本字迹潦草、不整齐。有的学生被抽查时,竟辨认不出自己的笔记本。
结论:
(3)班上的小胡同学是你的好朋友,他平时不用心写钢笔字,字也写得不太好,看到你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他有点灰心地说:“你的字写得这么漂亮,可是我的字是没救了,现在是初二了,想练也来不及了!”你听后可以这样说:“
”(必须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1)例:写工工整整方块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2分)
(2)日本、韩国和中国对写字教育的重视程度及现状不同(2分)
(3)略(2分)
学校论坛开展了“我的中国梦”的大讨论,师生们纷纷发帖,发表自己的看法.请你跟帖,阐述你的“中国梦”。(2分)
教师桃李满天下: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更深入一点,我国民众语文素养再提高一点,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我的跟帖:
略
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国家正在大力提倡“阳光体育”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极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2分)
①请你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1分) _______________
②假如你班有位身材较胖的同学不喜欢运动,每有体育活动就请假,你会如何对他说而使他乐于接受?(1分)
略(符合标语和表达的要求即可)
认真阅读下面几则材料,请归纳出它们所表达出来的相同信息,然后结合你周围的生活环境谈谈你的认识。(4分)
①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②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③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④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相同的信息:
我的认识:
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示例:要保护环境;要热爱大自然;大自然中处处存在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两辆相向而来的自行车将要相撞,两个骑车者和路边的行人同时大叫:“不好了!”但已无法躲避,他们撞在了一起。骑车人和路边行人这时又叫:“这下好了!”(4分)
这人情景中:“不好了!”的言下之意是: 。
“这下好了!”的言下之意是: 。
马上就要发生车毁人伤的惨剧了;惨剧发生是意料之中的事。
综合性学习(2分)
生活是一部教科书。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无不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用一句话概述某一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寓意。
。
示例:中秋节吃月饼,象征团圆
学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现在检查一下你的运用能力。(8分)
① 口语交际:春节就要到了,除夕晚上,cctv春晚开办一个“对父母说说知心话”的互动小游戏,这时,你想对父母说点什么呢?请把自己的真心话写下来吧!(3分)
我的心声:
② 寒假开学后,学校准备组织一次“读书交流活动”,请你按要求做好如下工作。(5分)
七年级学生 课外阅读情况 调查表
阅读内容 | 文学名著 | 武侠小说 | 卡通漫画 | 其他 |
人数比例 | 12% | 25% | 55% | 8% |
A.、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 2 分)
B.、《西游记》的作者是 (人名),其中的小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例如: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 。(3 分)
①(共3分。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建议从三方面酌情给分:① 符合身份有礼貌
② 语句通顺有真情 ③ 泛泛而谈最高得2分,) 答案举例:略
② A、(共2分,意思对,通顺即可) 答案举例:大多数七年级学生课外喜欢看卡通漫画而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或: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而喜欢看卡通漫画或武侠小说。)
B、(共3分。每空1分) 答案示例:吴承恩 智擒红孩儿 赌胜车迟国 智调芭蕉扇等
(链接:)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命题形式一般为:①借助语法修辞,进行语意的理解与表达 ②对句子作适当的修改或排序 ③针对句子的特点进行恰当仿写 ④能对广告语、宣传语等作简要的赏析 ⑤说明归纳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并能表述自己的观点或体会。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
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l课时。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l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摘自自“新浪网”)
(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3分)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 (2分)
(3)盐城市海滨中学向来访的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浯》《唐[中国教育出^版网%@*&]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2分)
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1)示例一:赞成。开设国学教育课,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提
高自身品德修养。
示例二:反对,开设国学教育课,会加重我们的学习负担。(3升)
观点1分;理由2分。言之有理即可。
(2)示倒一: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我们盛到无比自豪.
示例二:外国人如此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2分) 言之有理即可.
(3)示例一:《论语》——从简练质朴的语言中领略中国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2分)
示例二:《唐诗三百首》——走进文学以工殿堂,欣赏诗歌黄金时代的旷世杰作。
示例三;《西游记》——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聆听一曲降妖伏魔、百折不挠的赞歌。(2分) 扣住本质特征,言之有理即可。
填入下列对联中最恰当的一组文字是( )
(1)看阶前草碧苔青, a 。 听窗外鹃啼鹊噪, b 。
([注]:此联是清代良吏徐中丞审案公堂上的一联)
(2)醉翁亭,醉翁 c ,酿泉依旧,酿出万家才子。
黄鹤楼,黄鹤 d ,长江更新,淘尽千古英雄。
①恐有冤魂 ②非无生意 ③不知何处去 ④已从彩云归
A:a① b② c③ d④ B:a① b② c④ d③
C:a② b① c④ d③ D:a② b①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