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在下列语句的横线上写出与该场合相适应的敬辞谦语。(2分)

(1)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 。”

(2)与人初次见面说“ ”,好久未见说“久违”。

、(1)包涵(或海涵、见谅)    (2)久仰        

从下面四句中任选一句,写出你从中悟出的道理。(3分)

①不下大海,难捉蛟龙。

②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③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④读书时花朵,思考是果实。

我选第_________句,

悟出的道理是:

 示例:第①句,要想实现心中的志向和抱负,就要不惧艰辛,敢于尝试,勇于拼搏。(或: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第②句,缺少必要的条件,就无法施展才干。第③句,一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物质食粮,也需要精神食粮(或:人要注重精神的追求,要善于用精神食粮滋养自己。)第④句,思考比读书更重要。对书本上知识不能迷信,不能盲从,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独特感悟。(3分,言之有理均可)

根据下面一段话中的统计数据,为这段话写一个结束句。(不超过16字)(3分)

   某地八年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考察了本县商业招牌用字,发现在所调查的繁华商业区274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招牌达36个,约占总数的13%。在这36个招牌中,共有不规范字(包括错别字)52个。由此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规范招牌用字刻不容缓。(只要言之有理,语言简明,即可给分)

语文实践活动(7分)

颂读古诗词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提高文学素养、陶冶情操的活动。回顾你班举行的一次赛诗会,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次赛诗会的主题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如果比赛要求双方列举“古代咏雪诗”,请你列举两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参加这次活动后你有了哪些收获?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诵读经典传承文明   ②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③言之成理即可

综合题(共8分)

21.近期,有网友发现埃及卢克索神庙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被刻上“丁某某到此一游”的杰作,此事“晒”到网上后,引发热议。类似“刻字事件”在我国故宫、长城、泰山等著名景点也时有发生,反映出我们少数游客文明素养的缺失。

最近,班里要召开“文明连着你我他”的主题班会,请你做好以下准备:

(1) 根据所给的上句,任选一组,续写下句。(2分)

上句:鸟过天空不留痕 上句: 一花一草皆风景

下句:

(2)有人把《西游记》里“齐天大圣”孙悟空视为“旅游刻字”的鼻祖,请你据此整理出孙悟空在rú lái 佛手指上刻字的故事,在班会上简述。(2分)

(3)“刻字事件”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再次反思自己的文明素养,反思身边的种种不文明行为。请列出让你感受最深的一种现象进行评论。要求|:点名现象,观点鲜明。言之成理,字数在70字以内。(4分)

1)(任意选一个作答,2分)示例:A:人游海外勿题名。B:一言一行尽形象。

2)(2分).示例:rú lái 佛赌孙悟空飞不出他的手掌,悟空不服,几个筋斗云之后,悟空以为已远达海外,见五根天柱直插云霄,遂在一根柱子上题上“孙悟空到此一游”, 作为凭证,其实那五根天柱即rú lái 五指,最后被rú lái 压到五指山下。

3)(2分)示例: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满嘴脏话,排队插队等现象,言之成理即可。

“鲁迅作品复习”综合实践活动。(9分)

初中新课结束了,老师将三年所学的鲁迅作品列成一张表(见右),布置了三项学习活动,请参与。

(1)活动一:经典重温(2分)

读完经典文学作品,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人物的言行留在我们的心里,挥之不去。请你选择下列中的一篇作品,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续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课文题目。

七年级上册:《风筝》

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雪》

九年级上册:《故乡》

九年级下册:《孔乙己》

示例:一件长衫,尽显迂腐落魄。(《孔乙己》)

     ▲     (《 ▲ 》)

(2)活动二:观点争鸣(3分)

活动过程中,为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鲁迅,老师摘引了三句话(见下),组织大家探讨鲁迅是“绝望而__者”还是“希望而战斗者”,请你也来发表观点,并结合材料②③陈述理由。

①我以为绝望而__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致赵其文,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一日》)

②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③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生命的路》)

答:  ▲  

(3)活动三:薪火相传(4分)

在鲁迅刚刚去世的时候,不少青年学生自发地来到鲁迅墓前,挥泪宣誓:“先生,没有死;青年,莫彷徨!花谢,种子在,撒播在青年的脑海。”本周班级 要出一期主题为“花谢,种子在”的黑板报,请你也来供稿。要求:结合上面列举六册中的两篇文章,用凝练的语言谈谈鲁迅作品在你心中播撒下的“种子”。

答:  ▲  

1)【答案】一只风筝,彰显自省精神。(《 风筝 》) 

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 故乡 》)

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 孔乙己 》)

一幅照相,寄托怀念感激。(《 藤野先生 》)

一条船舶,满载纯真快乐。(《 社戏 》)

一座荒园,尽显童真童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2)我认为鲁迅属于绝望而__者,从“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没路的地方”可见鲁迅认为希望是不确定的,现实缺少可走的道路;从对“路”的开拓开辟中可见鲁迅认为必须__现实、实践道路才可能创造希望。

3)在鲁迅刚刚去世的时候,不少青年学生自发地来到鲁迅墓前,挥泪宣誓:“先生,没有死;青年,莫彷徨!花谢,种子在,撒播在青年的脑海。”本周班级要出一期主题为“花谢,种子在”的黑板报,请你也来供稿。要求:结合上面列举六册中的两篇文章,用凝练的语言谈谈鲁迅作品在你心中播撒下的“种子”。 

为了让同学们认识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使大家懂得正确饮食才能健康,班级开展了“中学生饮食与健康”的调研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⑴有同学从网上查找到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指出关注中学生饮食与健康的必要性。(2分)

【材料一】调查显示,95%的学生喜欢吃肉类、膨化食品,88%的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吃“洋快餐”,43.6%的学生每月都吃“洋快餐”,73.6%的学生选择放学后在路边摊买羊肉串、麻辣烫等食品。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影响健康的十大类垃圾食品: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食品,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话梅蜜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这些垃圾食品仅提供一些热量,而不提供丰富的营养。长期食用,影响健康。

⑵为引导同学们正确饮食,有同学找到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内容把标题补齐,要求补写部分与前一部分内容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2分)

五谷杂粮壮身体,

经医学专家、营养学家长期研究发现,小米、玉米、荞麦、黑豆、红豆等杂粮比起精制的面粉和稻米,其营养价值更胜一筹。五谷中含有许多保健益寿的营养成分,具有辅助防癌的效能。另一方面,相对于鲜鱼大肉,青菜里含有更为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能提供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保证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而被民间尊为“蔬菜圣品”的萝卜,则更是人们菜篮里的一剂“良药”。

⑶请你结合第⑴、第⑵两小题中的材料,向全班同学发出健康饮食的倡议。(4分)

⑴要点:①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吃垃圾食品。②长期食用垃圾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两个要点各1分,满分2分) 

⑵示例:青菜萝卜保健康(2分) 

⑶要点:①称谓    ②认识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③反对不良饮食习惯

 ④倡导健康饮食(4个要点各1分 ,满分4分)

赏评广告:(2分)

例:共担风雨.分享阳光(天气预报广告)

赏评:运用了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流畅,语意含蓄生动、“风雨”与“阳光”既指天气现象,又指人生的坎坷与顺境。“共担”与“分享”两个动词,又体现了责任与关怀,饱含人问温情:

请你赏评(任选一则):(1)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

(2)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

我选( ),赏评:

示例一:运用了对偶和对比手法。句式工整流畅,“一小步”和“一大步”的强烈对比,更突出了“随手关灯”看似小事,实则是关乎节能减排的国家大计,有很强的警示效果。示例二:运用拟人手法。滴滴答答的水声,提醒你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情趣盎然,易于接受。(指出手法1分,品析1分。意近即可。)

学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现在检查一下你的运用能力。(8分)

① 口语交际:春节就要到了,除夕晚上,cctv春晚开办一个“对父母说说知心话”的互动小游戏,这时,你想对父母说点什么呢?请把自己的真心话写下来吧!(3分)

我的心声:

② 寒假开学后,学校准备组织一次“读书交流活动”,请你按要求做好如下工作。(5分)

七年级学生 课外阅读情况 调查表

阅读内容 文学名著 武侠小说 卡通漫画 其他

人数比例 12% 25% 55% 8%

A.、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 2 分)

B.、《西游记》的作者是 (人名),其中的小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例如: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 。(3 分)

 ①(共3分。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建议从三方面酌情给分:① 符合身份有礼貌

  ② 语句通顺有真情  ③ 泛泛而谈最高得2分,) 答案举例:略

② A、(共2分,意思对,通顺即可) 答案举例:大多数七年级学生课外喜欢看卡通漫画而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或: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而喜欢看卡通漫画或武侠小说。)

B、(共3分。每空1分) 答案示例:吴承恩 智擒红孩儿 赌胜车迟国 智调芭蕉扇等

(链接:)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命题形式一般为:①借助语法修辞,进行语意的理解与表达 ②对句子作适当的修改或排序 ③针对句子的特点进行恰当仿写 ④能对广告语、宣传语等作简要的赏析 ⑤说明归纳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并能表述自己的观点或体会。

                                                                            

语文实践活动。(10分)

今年8、9月份,CNTV中国公开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用惯了电脑的人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下降。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节目一开播,收视率超过好声音,汉字书写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某校八年级3班也准备搞一个“爱我汉字,护我文明”的主题活动。同学们已搜集了以下材料,特邀你参与活动。

材料一 来自央视网复兴论坛: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成年人同步听写时,却频频出错,提笔忘字,连初中生都不如! 有网友调侃:“我的语文一定是数学老师在体育课教的!”用惯了键盘而不再动笔的人们,已经不知不觉集体患上了失写症。学的时候是用笔写的,用的时候是用键盘敲的,机器的智慧代替了我们的脑袋。光明网曾做过调查:44.25%的成人觉得自己的字不好看;41.52%的成人经常提笔忘字。

材料二 汉字书法起源于我国夏、商时代。2009年9月30日,中国书法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教育部2012年出台文件,要求中小学生开展书法教育,书法正式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表,每周一课。

材料三 来自《青海日报》消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播后,有网站推出了应用软件APP,一些年轻人下载该软件,一边写字一边冲关。在网络上还出现了自称为“钢笔族”的年轻人,把汉字书法作为一种时尚,把写一手漂亮字作为展现自己修养的方式。

(1)请问材料一中提到了汉字书写有哪些问题?是怎样形成的?(4分)

答:

(2)八年级还要开书法课,班里有的同学认为这没必要,因为生活中电脑输入已代替了手写。请你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向这些同学说说你的认识。(3分)

答:

(3)学校艺术节准备组织汉字书写大赛,请你为这次大赛写一幅宣传标语。(3分)

答:

(1)汉字书写的问题有:成年人掌握的汉字不如初中学生(汉字书写频频出错);成年人常常提笔忘字。(2分)造成的原因主要是随着信息化时代、智能时代的到来,国人对智能手机、电脑汉字输入尤其是对拼音输入的依赖,造成了国人手写汉字的能力迅速下降。(1分)

(2)中国汉字是历史悠久,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联合国、我国教育部高度重视汉字的书写;写一首漂亮字,也是一个人文明有修养的体现。因此请同学们重视汉字书写吧。(每点1分)

(3)示例:写好硬笔字,为人生添色彩。硬笔精雕细刻出精品,书法千锤百炼铁成金。中国书法,字里千秋。写漂亮字,做文明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