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实践运用(4分)

成长,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话题。成长不仅仅是指生理上的发育,更多的还是心理的成熟。某班同学还借此开展了一次以“成长”为话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就是他们学习活动的几个环节,请你参与其中。
9、活动一:名言警句伴我成长。名言警句是精神的食粮,它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当你骄傲时,它提醒你谦虚;当你沉沦时,它激励你奋进;当你忘形时,它告诫你冷静……请说出伴你成长最重要、你最喜爱的一则名言。(2分)
我最喜欢的名言:

10、活动二:把你心中的烦恼形象化。仿写句子:烦恼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彩。(2分)

仿写:

9只要是有激励作用的“名言”即可,因为没有主题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可写的内容有很多,如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如俗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如“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等。

语文综合性学习。(4分)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2分)

  [示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春节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

  (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2分)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 节日习俗:

 

(1)A.中秋节B.重阳节  (2)屈原投江;吃粽子、插艾叶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题目。(4分)

材料一:转基因是一种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它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木匾转变,形成转基因生物。它可以直接食用或以它为原料加工生产食品,即转基因食品。社会公众对各色蔬菜水果及其他食品有着普遍的“转基因焦虑”。

材料二:2011年汤森路透集团对美国民众进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调查,结果如下表:

认为是安全的

认为不安全

认为转基因食物应特别注明

21%

15%

90%

材料三:“绿色和平组织”农业与食品部负责人俞江丽说,他们组织一直反对转基因水稻在中国的商业化,一旦其商业化而大面积种植,通过基因漂移作用,将对我国野生水稻品种带来灭顶之灾,而食用转基因大米对人体的影响也尚未有定论,将13亿人置于未来潜在的风险之下是难以接受的。

(引自《深圳商报》2013年10月21日)

材料四:“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认为:通过转基因技术,人类可以获得更符合自己要求的品质好、产量高、营养丰富和抗病虫强的优良品种,但也可能会造成生物遗传基因污染。“转基因食品对于人体是否有伤害,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来考察。”

(引自《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3月13日)

(1)阅读材料一,完成对“转基因食品”的解释。(2分)

转基因食品是指 的一种食品。

(2)结合后三则材料,说说社会公众“转基因焦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分)(1)(2分)可以直接食用的转基因生物或以它为原料加工生产食品(每点1分)。

        (2)(2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尚无定论,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来考察(每点1分)。

综合实践活动。(5分)

在学校“小小文学手抄报”评比活动中,你的小报报名是什么?请写出你最满意的两个栏目名。如果你获奖了,请写出你成功的经验;如果因没有能获奖而遗憾,请你说说失误的原因。

(1)报名: ;(1分)

(2)栏目名: (2分)

(3)成功的经验(或遗憾的理由) (2分)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本学期各班都开展了“气象物候”专题研究活动,试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学海撷趣】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探究下列一段话中蕴含的物候规律。(2分)

山下还是阳光灿烂,山上渐渐地云雾浓稠。山岚云气漫入车窗又溢出车厢而去。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在自然生态上,从山脚到山巅历经了从热带到温带再到寒带的三级转换,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景观。(选自当代作家吴功正《阿里山纪行》)

我的解释:

(2)【实践探究】近年来时常听到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的消息。学了《气象物候》专题后,联系有关知识,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至少三点)(3分)

(3)【口语交际】你的同学袁芳认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依靠谚语来识天气根本没必要,你该怎样劝说他打消这种念头呢?(3分)

(1)由于高下的差异,阿里山地形高度变化大,致使气温产生差异,不同气候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自然面貌。(2分)

(2)提示:维护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应从保护生态环境开始,从日常生活做起;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降低噪音;减少污染物(废气、废水等垃圾品)的排放……(至少三点,一点一分,共3分)

(3)称呼1分,讲清理由,语气委婉2分。

综合性学习(6分)

中国梦,一个美好而充满希望的词汇。民族因中国梦而兴盛,国家因中国梦而富强,人生因中国梦而精彩。中国梦,是洋溢在孩童脸上的满足微笑,是澎湃在青年心中的雄心壮志,是播撒在老人身上的和煦阳光。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梦之队”成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和书写者。青葱四月,九○六班以“走进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启了同学们的一段筑梦之旅。

(1)、刘兰同学在查阅资料中发现“中国梦”最早出现在700多年前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的诗中。他在元兵压境、危亡在即的时候,写下了《德祐二年岁旦》(二首)。第一首颔联“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抒写了国治民安的政治愿望。《下泉诗》是《诗经·曹风》的篇名,主要表现人们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你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2)、全班同学围绕“中国梦”即兴创作对联,孙春明同学口占上联,他邀请你对出下联,你能对出下联吗?

上联:长城内外中国梦,

下联:

(3)、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梦想,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梦想,所有的梦想反映的都是追求,体现的都是抱负。请问你盼梦想是什么?

综合性学习

    (1)我一心想往的中国梦,就是那万古传诵的《下泉》诗人所描绘的国治民安的太平盛世。

    (2)示例一:大河上下华夏(或“神州”)魂(或“情”);示例二:大江南北神州(或“华夏”)情(或“魂”)。

    (3)参考答案略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苏州,一座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

多彩的文化传统、名人辈出、文脉悠长的城市,早在1982年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假如你是一位业余导游,现在去接待一批游客,相信你一定会做得非常出色。 (共4分)

①地方民俗文化是游客最感兴趣的内容,请你向游客介绍家乡的一种表演艺术或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或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并用一句话概括其特色。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游客要返程的那天,请你向他们推荐一种家乡的土特产,并说明推荐的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①苏州评弹,有说有唱,用小三弦和琵琶为伴奏乐器,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②太湖银鱼。与梅鲚、白虾并称为太湖三宝。银鱼形似玉簪,色如象牙,软骨无鳞,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铁、核黄素、钙、磷等多种成分。

综合性学习(4分)
大自然是富饶、美丽、慷慨的,它给予人类取之不尽的食物,饮之不尽的清泉,呼吸不完的清新空气;自然又是多情可爱的,它所拥有的山川草木,风花雪月、蓝天、黑土、大漠、绿洲,激发了一代又一代风格各异的人们,大自然真是神奇而伟大!本班“感受大自然”综合学习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参与。
⑴(2分)走近经典,填写季节--请根据下面诗句写景的特点,猜猜描写的季节。
①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
②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③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
④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
⑵(2分)拥抱自然,书写感受--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请用一句话表达你独特的感受。

(1)春季、冬季、夏季,秋季(2)略

.综合性学习(7分)

2013年9月27日上午,第23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签约仪式及新闻发布会在武汉举行,中国电影家协会与兰州市政府正式签约,明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将在西北重镇——兰州举行。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⑴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2分)

中国甘肃网8月2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 (记者 张子艺)我国历史最为悠久,影响和规模最大、最专业、最具权威性的电影评奖活动——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将在2014年落户兰州!这意味着明年秋天,全国最具影响力之一的电影节将在黄河岸边璀璨绽放。据悉,除评奖、颁奖活动之外,明年的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还将举办三大影展,即中国电影新片展,中国港、澳、台地区电影展,外国电影展,展映中国和世界各地优秀影片约50部左右。届时,兰州的市民将有眼福了!

⑵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概括出金鸡百花奖在兰州举办的意义。(3分)

材料1:甘肃外景资源丰富,无论是高山、丘陵,大漠、戈壁都成为国内外导演眼中的“香饽饽”,近年来,甘肃的影视发展逐渐起步,甘肃的电影、独立电影人也逐渐在国内乃至于国际化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材料2:国内著名影评人韩松落说:“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兰州举行有双向作用。对到会的影人来说,是一个了解甘肃影视资源(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好机会,对本地影人来说,是学习,也是刺激。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影视业,对旅游、文化都有正面影响。金鸡百花电影节是提供‘外来者目光’的一次好机会。”

材料3:“国内最具实力的电影制作人来到兰州,不仅仅是电影评奖,还会有大型的高端论坛,他们思路的碰撞,会产生许多我们想不到的新东西和思路,借着他们的新思路,也许我们甘肃的电影人会看到甘肃电影发展的瓶颈以及突破点在哪里,借此获得更好的发展。”甘肃影人告诉记者。

⑶为加强宣传兰州的城市形象,特别是兰州新区成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之后,2013年5月23日,酝酿已久的兰州城市形象标志正式向全社会发布。请你简要描述标志的内容并分析其寓意。(2分)(注:三条弧线从上向下依次为蓝、黄、绿三种颜色)


(1)金鸡百花奖明年落户兰州(2分)

  (2)加强甘肃丰富自然资源的宣传,让到会的影人了解甘肃影视资源(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促进甘肃的影视业进一步发展;对旅游、文化有正面影响;产生许多新东西和思路,帮助甘肃的电影人会看到甘肃电影发展的瓶颈以及突破点。(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3)兰州城市形象标志,巧妙使用了既有中国书法韵味、又富有现代气息,构成了“兰”字的基本造型。三大笔触分别运用蓝、黄、绿三色,分别代表了蓝天、黄河和绿地,并象征着天、地、人的和谐,展示了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兰州。其中,代表黄河的黄色居中,是兰州两山夹一河地貌的奔放写意,而嵌入三大笔触的黄河母亲雕像,凸显了兰州作为黄河之都的重要地位,大大提高了标志之于兰州的识别度和唯一性。雕塑底座被处理成奔流向前的波涛,象征着黄河东进、发展西进。在标志笔刷中融汇的马家窑纹饰突出了黄河文明,强化了视觉审美,标志最下部是“中国兰州”的手写书法字体,以及兰州城市形象宣传语“黄河之都金城兰州”。(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