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7分)

不是英雄 不读三国/若是英雄 怎么能不懂寂寞/独自走下长坂坡 月光太温柔/曹操不罗嗦 一心要那荆州/阴谋 阳谋 明说 暗夺/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没法执着 有谁来煮酒/尔虞我诈是三国 说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 一切又从头……——林俊杰《曹操》

(1)从这段歌词中,你能读出几个心领神会的三国典故故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了“月”,如“明月别枝惊鹊”,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月”的诗句 。(1分)

(3)《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三国 ”是指 国、(4分)

综合性学习。(7分)

(1)、大战长坂坡、青梅煮酒论英雄、智取荆州、大意失荆州等

 (2)(3)略

综合探究。(6分)

今年是__同志牺牲50周年,3月5日为学__纪念日。教育部要求在教育系统中深入开展学__活动,在新时期将学__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我们学校积极响应号召,将开展关于“学习__精神”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⑴研读下面三则材料,概括介绍什么是“新时期的__精神”。(30字以内)(3分)

材料一:郭明义,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被誉为“新时期的__传人”。 21年义务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爱心团队遍布了17个省市,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

材料二:__曾经说过:“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__?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

材料三:“新民网”发表评论说道:“其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学__并无需过多的被要求去做什么,或者去学什么,甚至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去学,而是发自内心的举动,让这种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行为规范。”

(1)“新时期__精神”是指:

(2)顾律同学想加入志愿者团队,但他却很担心地说:“以前__扶摔倒的老人、帮陌生人照顾孩子得到的是感谢与微笑,但现在做这样的好事可能会被误解甚至被讹诈。”请你劝劝他,让他也加入到我们的志愿者行列中来。(3分)

⑴示例:“新时期的__精神”是指a发自内心地,b尽自己最大努力,c力所能及地,d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的精神

  (2)示例:顾律同学,我们不应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误解与讹诈他人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需要我们帮助,社会需要我们的爱心。如果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将会更美好。来加入我们的志愿者团队吧。

评分建议:共6分。第(1)小题3分,abcd四小点答及3点即可得满分3分。第(2)

小题3分,称呼1分,中间劝说部分言之成理1分,劝说目的1分。

综合实践(4分)

研究积累千古传诵的诗词佳句,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古人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在“唐诗宋词中的 ”的综合性学习中,你确定的研究专题是什么?你制定了怎样的研究步骤?你收集积累了哪些感兴趣的诗词佳句呢?你的研究结果如何呢?下边请你展示一下吧!

(1)你确定的研究专题是什么?(2分)研究专题 。

(2)请按步骤写出你的研究方案(写出最主要的步骤)。要求:步骤具体,思路清晰,具有操作的连续性和可行性,语言通顺、简明。(2分)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1)例:唐诗中的风花雪月、唐诗中的山水风光、唐诗中的离情别绪;(2分)

(2)例:查阅、搜集相关古诗;编辑整理古诗;品析探究相关古诗;(步骤合理,能写出两步即可)(2分)

信息分析(6分)

中新网6月30日电 备受关注的京沪高铁将于6月30日15时正式开通运营。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贯通“三市四省”,串起京沪“经济走廊”。京沪高铁的开通,不仅乘客可以享受到便捷与实惠,沿线城市也需面对高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你认为上述材料可以说明什么?(2分)

2.作为一则新闻,你认为导语是什么?用“ “划出(1分)

3.根据上述材料总结京沪高铁的作用和优势、特点(3分)

作用:

优势:

特点:

1.围绕科技发展或国家发展之类的方面答。(2)

2. 备受关注的京沪高铁将于6月30日15时正式开通运营。(1)

3.作用:串起京沪“经济走廊”

优势:速度快,列车多(需答出列车多才可得分)

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下面是《眉山日报》组织的以“良知”为主题的活动,请积极参与。

(1)【材料探究】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根据材料所折射出的思想内涵,用排比句分别从三个角度对“良知”做不同的诠释。(3分)

材料一:孟佩杰五岁那年,父母先后身亡,在养母家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就瘫痪在床,从此,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小佩杰身上。她每天替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生火做饭、敷药按摩、……2009年,孟佩杰考上了大学,又带着养母去上读书。

材料二:5月8日晚,80后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轧,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生命垂危。

材料三:据媒体报道,不少药品厂为了牟取暴利,用回收的烂皮鞋制作药用胶囊,严重地危害了人们的健康。

我认为,“良知”是 :

(2)【现象聚焦】

良知就在我们的举手投足中,就在我们的一言一行里。请根据图片内容,给它加一个能表现主旨的标题,要求必须含有“良知”二字,不超过6字。(2分)

(3)【是非辨识】

有时,良知在是与非之间徘徊,良知在善与恶之间游走。结合下面报道的内容,补充下联,可宽对。(2分)

《眉山日报》报道:东坡区某妇女从银行取出一万元钱后,准备捐肾救女,却遭抢劫,妇女拼死护钱,被歹徒狂砍数刀,身负重伤。歹徒被捕后,得知被害人已经不能为身患尿毒症的女儿换肾时,悔恨万分,决定要捐出自己的肾来挽救被害人的女儿。

(4)【情感升华】

通过这次活动,相信你有不少收获吧。请你围绕主题,为本次活动写一段结束语,50字左右。(3分)

(1)良知是一个人孝行天下的传统美德,是面对危难时的无私奉献,是不为了个人私利逾越道德和法律的准则。(材料一:从“孝道”角度答;材料二:从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等角度答;材料三:从不应违背道德和法律角度答,一点1分)

(2)良知回归;良知礼赞;美好的良知;高尚的良知;良知伴我行……

(3)示例:歹徒良心发现动真情   歹徒浪子回头悟良知    歹徒迷途知返表悔意(基本符合对联要求即可,可宽对)

(4)语言连贯(1分),有总结性语言(1分),字数符合要求(1分),若不围绕主题“良知”来答,最多给1分。示例略。

听一则材料,完成下面题目。(5分)

(1)这场对话的焦点是什么?(2分)

(2)如果你也在场,面对忧心忡忡的家长,你会怎么说?(3分)

.家长一:我儿子刚上小学三年级,近来经常在背后恶搞古诗词,孩子说,恶搞诗词最大的作用就是骂人,看谁不顺眼,就将版本里的人名换成那人的名字,准保把他气死。虽然孩子答应我多背古诗词,但恶搞版本却不能不学。“不学的话,出去跟别人玩就没意思。”听说有些诗词还很下流,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家长二:小学生恶搞古诗词事虽小,可长此以往,难免他们不会做出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违法行为。大家都知道是孩子们价值观人生观行成德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内却拿着一件不正常之事当成正常之事来对待,就是他们心中根本没有把侵犯他人权益之事当成违法之举,成人之后的他们还有遵循法律的意识吗?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我想此语用在恶搞古诗词的小学生身上再合适不过。

家长三:其实,孩子的恶搞很单纯。他们恶搞主要是为了参与一种游戏,想显示自己,不恶毒也不虚伪。小孩子过家家斗气不必当真。何况,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都闹过,留下一段犯傻的幼稚可笑的记忆。可以说,这也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阶段。而现在的孩子所谓恶搞,是非常自然的一个历程。当然,除了不鼓励孩子恶搞诗词用来骂人,我们不妨对他们多些佩服,这也是他们的才能。如果加以引导,心思用到正地方,恐怕没有学不好的课文。为什么不多写研究?看到孩子身上的才能和潜力?

(1)该怎样看待小学生恶搞诗词。(2)略。

综合性学习:神话。(7分)

古老的神话,展现了人类祖先最初的大胆想象,它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让我们从中领略到洋溢其中的令人神往的英雄气概,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⑴【神话故事】按提示,说出下列神话故事的名字。(3分)

①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②洪水滔天,*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③尧命*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⑵【神话形象】以上故事中的这些神话人物他们具有怎样共同的精神气概?(2分)

⑶【神话启示】他们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能给我们哪些启示?(2分)

综合性学习:神话。(7分)

古老的神话,展现了人类祖先最初的大胆想象,它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让我们从中领略到洋溢其中的令人神往的英雄气概,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⑴【神话故事】按提示,说出下列神话故事的名字。(3分)

[37f6cce9d3dd95bd.gif]

⑵【神话形象】以上故事中的这些神话人物他们具有怎样共同的精神气概?(2分)

都有不畏艰难险阻,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气概,知难而进,坚守信念,为了实现自己的追求不惧满路荆棘。

⑶【神话启示】他们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能给我们哪些启示?(2分)

要不怕艰难险阻,追求美好生活;制服自然灾害,不辞辛劳,为人类谋福;不屈服于命运,善于改造和利用自然,并懂得保护好自然环境,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等。

目前,中学生带手机的现象极为普遍。有人曾对50个学生一天时间使用手机的情况做过抽样调查,详情如下:

手机功能

上网聊天的

玩游戏的

听歌曲的

打电话、发短信的

人数

31

39

42

46

使用时间

2小时

2小时

2.5小时

20分钟

(1)请根据以上表格提供的数据,概括一下中学生手机使用的特点。(3分)

(2)假如要你给学生家长发一个短信,劝说他们不要给孩子买手机,你想怎么说?(3分)

示例——(1)(本题3分。意近即可给分):中学生的手机大多使用在非通话功能上(或:中学生的手机真正使用在通话功能上的时间很短)。

(2)(本题3分。语言通顺、称呼准确、态度得体、内容合理。意近即可给分)尊敬的家长:假如你要给你的孩子买手机,除了方便联系外,你是否还考虑过它带来的弊端?   

5. 班上准备组织一次以“辨别不良广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班上准备围绕活动主题办一期墙报,请你就墙报内容提两点建议。(2分)

答:(1) (2)

6、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标语。(必须用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20字以内)(2分)

答:(1)

(2)

7、某电视台近期播出的“x x白酒”广告中,一个成年人和一个未成年人一起举杯说:“真好喝!”你准备打电话向该台投诉,请把要说的话写下来。(3分)

答:

5     2分 参考示例一:(1)说明什么是不良广告 (2)剖析不良广告的危害 

参考示例二:(1)如何辨别不良广告 (2)如何投诉不良广告 

6     2分参考示例一:揭露不良广告,维护切身利益

参考示例二:不良广告危害大,学会辨别好处多

7     3分 参考示例一:您好。你台近期播出的“XX白酒”广告中,出现了未成年人喝酒的画面,会误导青少年。请你们严格审查该广告,并对广告进行修改。

参考示例二:您好。你台近期播出的“XX白酒”广告中,让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一起喝酒,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必须立即停播。

(语言得体1分,指出危害1分,提出要求1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