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4分)

1984年秋,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我的恩师、著名作家徐怀中的启发指导下,我写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在《秋水》这篇小说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

(1)莫言在演讲中所说的“安身立命的场所”指的是什么?(2分)

(2)如何理解莫言说的“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2分)

(1)“安身立命的场所”指的是莫言把“高密东北乡”作为自己文学创作的素材来源,作为他自己的精神家园。(2分)

( 2)一个作只有用独创的精神,表达独具个性的思想、情感,才能创作出不同流俗、具有永恒的作品。(2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 对某区一所中学九年级(3)班50名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自己求过家长或家长帮助求过护身符的占96℅,经常到网上占卜浏览的占34℅,相信自得幸运花、幸运石、幸运数字一定能给自己带来好运的占78℅。

材料二 在某网站输入“占卜”二字,可检索到34.4万个网页;输入“星座”二字,可检索到267万个网页。从搜索结果看,十二星座解说、周公解梦等内容充斥着网页。

材料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专家呼吁: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多为青少年出版一些好书。多提供一些有益的活动场所,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1分)

(1分)

(1分)

(3分)当今社会有些青少年很迷信(1分) 某些网络媒体宣传大量的迷信邪说   (1分) 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为之创建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多多好书,从而抵制迷信思想的侵蚀。  (1分

语文实践活动与口语交际。(共5分)

请参加以“读万卷经典书,行万里文明路”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①阅读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20字以内)。(2分)

材料一:位于湖南境内的江南名楼岳阳楼在今年春节和清明节开展背诵名篇《岳阳楼记》免票游览活动,受到游客好评。同样,江南另一名楼江西滕王阁在“五一”假期推出“背诵免票游”活动,游客只要能背出名篇《滕王阁序》,就可以免票在景区游玩,这一做法受到广泛好评。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今年“五一”假期也出台新举措,凡是能够在10分钟内完整背诵《论语》其中30条的游客,就可免费游览孔庙、孔府、孔林景区。

主要内容是:

②阅读材料二,请你在“青苹果乐园”栏目中跟帖,对丁姓同学、家长、媒体、网友这四方中的任意一方说几句合宜的话,表明你对此事的态度(不超过50个字)。(3分)

材料二:南京一名丁姓学生出国旅游时在埃及神庙刻下“到此一游”。事件曝光后引发各方热议,学校网站论坛“青苹果乐园”栏目中帖子骤增,有谩骂丁姓同学的,有指责家长的,也有委婉批评媒体热炒、网友过于苛责的。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对 说:

(1)抓住“景区”“背诵免票”“好评”关键词即可,意思相近

(2)对象1分,态度明确2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市图书馆实行对所有读者开放,有乞丐和拾荒者也进了图书馆,引起一些读者的不满。对此,图书馆馆长表示,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你有选择离开的权利。

(1)对二人的态度,你怎么看?(2分)

(2)仿写句子,要求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3分)

对乞丐和拾荒者进入图书馆表示不快的读者错在哪里?错在他们忘记了和谐社会人与人是平等的这一条底线; ;错在他们不懂得构建和谐社会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要从每一件事做起,从不歧视弱势群体做起。

(3)《人民日报》近日发表文章指出,“不同人群和谐共处成社会管理新课题”。 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15.(1)这位馆长的态度无疑是值得肯定的。而一些读书人对乞丐和拾荒者进入图书馆表示不满,则暴露了他们公民平等意识的欠缺。(2)错在他们不知道社会公共资源为社会上所有人共享,不分地位高低和经济贫富(3)能否尊重、扶持贫困群体,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也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中华民族的形象,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鲁迅作品复习”综合实践活动。(5分)

初中新课结束了,老师根据三年所学的鲁迅作品,布置了两项学习活动,请参与。

(1)活动一:经典重温(2分)

读完经典文学作品,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人物的言行留在我们的心里,挥之不去。请你选择下列中的一篇作品,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续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课文题目。

七年级上册:《风筝》

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雪》

九年级上册:《故乡》

九年级下册:《孔乙己》

示例:一件长衫,尽显迂腐落魄。(《孔乙己》)

           

(《    》)

(2)活动二:薪火相传(3分)

在鲁迅刚刚去世的时候,不少青年学生自发地来到鲁迅墓前,挥泪宣誓:“先生,没有死;青年,莫彷徨!花谢,种子在,撒播在青年的脑海。”本周班级要出一期主题为“花谢,种子在”的黑板报,请你也来供稿。要求:结合上面列举六册中的两篇文章,用凝练的语言谈谈鲁迅作品在你心中播撒下的“种子”。

     

(1)示例:

一只风筝,彰显自省精神。(《风筝》)

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故乡》)

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孔乙己》)

一幅照相,寄托怀念感激。(《藤野先生》)

一条船舶,满载纯真快乐。(《社戏》)

一座荒园,尽显童真童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示例1:鲁迅先生在我心里播下的种子是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悲剧命运的追问,《故乡》中对“新的生活”的思考,都开拓了我的思想深度,对我具有精神引领的作用。他让我懂得在“众口一词”中说出自己的话要有识见更要有勇气。

示例2:鲁迅先生在我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鲁迅的文章总让人嚼之不尽,常读常新。如他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描写,让我看到动词传神的力量;又如他在《藤野先生》中用“标致”一词所达到的讽刺效果,显示了独特的鲁迅文字的魅力。

示例3:鲁迅先生的作品在我心里播下了温情的种子。当我读到《社戏》时,我常常想起儿时的伙伴,读《阿长与山海经》时则常常想起我的外婆、奶奶。鲁迅的冷峻给了那个时代,他的温情给了那些童年的记忆。所以鲁迅并不遥远,他写的故事也在我的生活里。

阅读下面材料,为某外地旅游团游览淹城写一段导游开场白。(4分)

材料一:淹城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地处江苏东南部,北望长江,南枕太湖,是南京、上海,杭州黄金金三角的中心,属于上海一小时经济圈。

材料二:建于春秋晚期的淹城,距今2500多年历史。系“三城三河”形制,在国内外绝无仅有。从里向外,由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完成。淹城遗址先后出土了2000多件珍贵文物,有些堪称“国宝”,尤其是独木舟,其中最大的一条独木舟长11米、宽0.9米、深0.42米,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独木舟,有“天下第一舟”之美称。民间素有“明清看北京,隋唐看戏西安,春秋看淹城”的说法。

内容要点:淹城的位置,历史,文物,荣誉

近年来,香味橡皮、荧光笔、修正液等“香艳”文具受到了中小学生的热捧。事实上,这些文具很有可能危害人的健康。今年5月,某中学小记者团发起了一次“关注书包中的‘香艳’文具”系列活动,请你参与。(8分)

(1)【采访探因】根据以下材料,探究“香艳”文具进入学生书包的原因。(4分)

材料一:在银城一家文具店里,店主告诉记者:“有些学生喜欢颜色鲜艳、外形可爱、带有香味的文具,有些学生对荧光笔和修正液的购买欲比较强。”店主还坦言,价格低和样式新是他们进货时主要关心的问题,至于安全性问题则没有考虑那么多。

材料二:接受采访的家长中,绝大部分家长不知道国家对文具的安全有强制性标准。他们普遍表示,带孩子买文具都是先看款式,然后试试能不能用,至于文具是否安全则基本没考虑过。

C.国家质检总局抽查发现,很多文具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

D.拆开文具包装,若发现有刺鼻的气味,就应立即停止使用。

 (1)学生喜欢“香艳”文具;店主进货、家长与学生购买文具大多关注文具的款式等,基本没有考虑过文具的安全性。(2)在“时间”后添加“下午4:00”;增加“地点:阶梯教室”。(3)AD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时(当地时间10月11日13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莫言。这是中国首位本土作家获此殊荣,在国内产生深远影响。弘謇中学九(1)班围绕“我爱文学”,举办了一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8分)

(1)右图是美国导演罗伯·莱特曼执导的一部电影的一个镜头,请仔细观察之后,完成问题。(3分)

①这部电影是根据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的小说《 》改编而成的。(1分)

②请简要叙述名著中与上面镜头有关的情节。(2分)

(2)针对校园越来越热的“哈诺”潮,班主任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3分)

①请你给本次班会拟写一条宣传标语。(1分)

②请给本次班会设置2个节目。(2分)

 

(3)活动中,有人提出莫言的成功证明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观点,也有人说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论调是对我们思想和行为的误导。你怎样看待这些观点?请谈谈你的认识。(2分)

(8分)(1) ①格列佛游记(1分)  ②示例: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用绳子绑在沙滩上。(2分。人物1分,事件经过1分)

(2)①示例:让“诺风”刮得更平稳些吧!(1分)

②示例:作品诵读、知识竞答、“哈诺”辩论等。(2分)

(3)(2分)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观点1分,阐述1分)

答案示例:

同意,因为大凡文学作品,富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比如莫言的很多作品就以其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而被世界所接受。

不同意。因为民族的东西,要想成为世界的东西,不是没有条件的。过于民族的东西对于文化的发展,对于我们的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也是毫无益处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问题。

最近,社会上传唱的《四德歌》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拥有孝德、诚德、仁德和爱德的人。你所在的学校要组织开展“四德”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策划者之一,相信你一定能积极献言献策,给班集体争光!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主题语。(2分)

(2)学校希望本次活动能够丰富多彩,你会采取哪几种活动形式进行本次活动?(不少于三种形式)(3分)

综合性学习(共6分)

23.(1)举例:树立“四德”新风,建设和谐校园!(与文明同步,做诚信学子。 文明从脚下起步,奉献从你我做起。) (2分)   (2)举行主题班会、举行演讲比赛、举办“四德”手抄报比赛,开展“四德明星”评比活动。(答对三个即可)(4分)

综合实践活动(5分)

“校园阳光文学社”成立后,围绕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准备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三项任务

①精彩开场。“读书心得交流会”即将开始,请你设计一段活动的开场白。(2分)

②了解名著。请按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内容,排列下面情节的先后顺序(只填序号)(1分)

①加入骑兵,打击波军 ②初入社会,遇朱赫来 ③瘫痪失明,开始创作 ④忘我奋斗,修筑铁路

③临场应对。张明同学在你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大声喊道:“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我们再学习上个世纪的保尔,太落后了,还不如学习比尔盖茨,多赚钱。”喊声引来同学们议论纷纷,拿着话筒的你将说些什么?(2分)

[1488e652aec648c8.jpg]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