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任选一题)(3分)

上联:为人要勤,勤能筑起通天路;

下联:

小明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其中,一句“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
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太阳徐徐升起,立刻对出了下联:

[b8d5a560ff27bfd9.jpg]

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

为了关注当代人的阅读现状,研究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以“网络时代的阅读现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 某小组确定了的调查项目为“当代人的阅读途径”,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调查问题。(2分)

18.下面是某小组在研究“对名著的阅读现状”这一专题时搜集来的资料,分析资料后请写出你的发现,并写出你发现的这种现象产生的两点主要原因。(4分)

【材料1】

【材料2】日前,记者从省图书馆新馆借阅排行榜了解到,进入前10位的有:《十三步》、《读者》、《__王子格雷亚3》、《图解周易大全》、《植物大战僵尸10》等,榜单难见名著踪影。

■武大图书馆近一年借阅榜单

《藏地密码(全)》 598次

《明朝那些事儿(全)》 579次

《盗墓笔记》 410次

《读库》 347次

《张爱玲典藏全集》 319次

《天龙八部》 246次

《笑傲江湖》 212次

《蒋勋说红楼梦》 210次

《兄弟》 181次

《倚天屠龙记》 162次

■ 华科图书馆9月借阅榜前十

《藏地密码》 30次

《你好,旧时光》 21次

《银河帝国》 19次

《王小波全集》 18次

《面包树上的女人》 16次

《古今数学思想》 16次

《冰与火之歌》 15次

《射雕英雄传》 14次

《平凡的世界》 13次

《大秦帝国》 13次

【材料3】武汉大学2010级学生王同学说:“通俗读物情节生动有趣、浅显易懂,自然看的人多。很多人并不是不想读经典著作,而是缺乏相关知识储备,现在高中文理科分班早,许多名牌大学的理科生也读不懂经典。大学生算是时间最充裕的读书人群了,但一旦进入择业、就业阶段,自然要读实用的书,‘没用’的书自然读得少了。”这种新的“读书有用论”,阅读功利化趋势,进一步蚕食了中国人读书的动力。

19. 前往图书馆做调查的时候,你们小组同学一路说笑着来到了图书馆门口,保安叔叔觉得你们太吵,拦住了你们,小组同学推选你作为代表向保安说明来意,并表明你们已经和馆方负责人联系过,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于是,你走上前说:“ 。”说完,他与馆长通电话后让你们进去,并说:“请保持安静!”于是你们轻手轻脚地走进了图书馆。(2分)

17.此题围绕“阅读途径”设问即可,2分。

【示例】(1)您一般在什么地方读书?(2)你在图书馆借过书没有?(3)你通过手机阅读吗?

18.此题围绕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个方面2分。

发现:大家不愿意读名著。

主要原因:读起来太累(读不懂);读书功利化

19.此题围绕“说明来意”和“表明态度”两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2分,每点1分。

【示例】保安叔叔好!我们是**中学的学生,今天来做一个有关阅读现状的调查,搜集一些资料。昨天下午我们已通过电话和**馆长联系过,获得了他的允许。请你让我们进去吧!进去后我们一定保持安静。

名著阅读(6分)

(1)右图是某公园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自传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病中斜躺在病床上思考的半身像,假如你是导游,请你为这尊雕像写一段解说词。

要求:①描述画面内容;

②简述保尔的这段人生经历;

③点明人物精神。(4分)

(2)在校读书节活动中,你班开展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系列活动,其中一项活动内容为:“回顾故事情节”,首先老师呈现了这样一个片段:

“一片绿光在保尔眼前闪过,轰鸣声震着他的耳朵,一块烧红的铁片钻进了他的脑袋。大地可怕地旋转起来。保尔沉重地摔在地上。眼前一片漆黑……”

假如你是活动主持人,请你补充完下面这段串联词,用简洁的语言提示出下一章节的主要情节。(2分)

“刚才老师的介绍让我们知道,保尔的头部受了重伤,后来

。你想知道详情吗?下面请语文科代表给我们生动讲述这段故事。”

(1)(4分)

朋友们,大家好!(1分)我们眼前的这尊雕像就是保尔塑像,浮雕里的人物身倚枕头,握成拳状的右手搁在一叠书稿上,(1分)由此,我们不难联想到他在几乎全身瘫痪、双目失明(或:饱受伤病折磨,多次在死亡边缘挣扎)的情况下艰难完成小说的那段人生经历(1分)。他的这种顽强坚忍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自我献身的精神是我们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1分)。(意对即可)

(2)(2分)

要点:①保尔以顽强的意志一步步战胜死神。②冬妮亚自私的个人主义渐渐使保尔无法容忍,两人分道扬镳。③一日,保尔与儿时好友谢廖沙偶遇,未曾想,这是他和谢廖沙的最后一次会面,谢廖沙在一次战斗中牺牲。④肃反委员会的紧张工作严重影响了保尔还没有恢复的健康,于是他到铁路工厂去担任共青团的书记。⑤十二月的一个早晨,保尔终于回到了他熟识的故乡,母子相拥,流下了幸福的热泪。三天后,阿尔焦姆也赶了回来,一家人终于又团聚了。(第一点如何战胜死神必答,给1分,②-⑤写出任意一点,即给1分)

当今社会,一方面是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如“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伤不起”、“有木有”等;另一方面,今年高考明确规定不能使用网络语言。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请说说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道理充分,条理清晰,60字左右。(2分)

  

示例一:我赞成使用网络用语。网络用语来自于生活,新颖、时尚。写作时适当借鉴,显得更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同学之间用网络用语交流更亲切,也更能体现我们青少年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风格。示例二:我认为应该规范使用汉语。汉语历经几千年,不仅是中国的文字,更是我们中国的文化。新时代的学生,是文化的传人,更应该主动学习并使用规范语言。我赞成高考不能使用网络语言。(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朝阳中学八(1)班同学开展“走近汉字”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6分)

(1)活动一:班级组织了一次猜字谜的游戏,请根据提示打一个字。(2分)

一杯一杯不落空: 免字加一点,钻进草丛里:

(2)活动二:同学们分小组走上街道,调查搜集公共场所存在的错别字、不规范字,以便建议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小明从街道上拍摄到以下两幅照片,如果两幅照片中有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2分)


照片一 照片二

(3)活动三:探究汉字的文化内涵。下面有两个汉字,请谈谈它们所蕴含的古代文化信息,如古代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2分)

示例:姓:表明在古代某个阶段,孩子的血统只同母亲有关,那时经历了母系社会。

家:

奴:

(1)林 兔 (2)“侯”改为“候” “即”改为“既”(3)家:表明古代人已经养猪,标志畜牧业已经开始。奴:表明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特别低。(每点1分,计6分)

综合性学习——学会善待他人

(1)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莫不胸襟开阔,气度恢弘,所谓“量小非君子, ”。他们“

,肚里能撑船”,能够善待周围一切人。

(2)有这样一个故事。德国大文学家歌德一次外出散步,在小路上迎面碰到一位曾对他的作品提出过严厉批评的评论家。这位评论家盛气凌人地对歌德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而歌德却答道:“而我正相反!”笑容可掬地为对方让路。

歌德的答话言外之意是什么?

(3)补充歇后语。

手电筒---

老太太吃黄连 - (比喻对人有仁慈的心肠)

无毒不丈夫   额上能跑马 

我向来都先给傻子让路

    专照别人,不照自己                 苦口婆心

综合性学习。(7分)

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猜“孝”义】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

猜猜“孝”的本义。(2分)

本义:

【感“孝”心】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2分)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一句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特点一: 特点二:

【说“孝”理】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60字左右)(3分)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B.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又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

【猜“孝”义】好好侍奉父母(晚辈侍奉长辈)(2分)

【感“孝”心】与父母平等相处;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听父母的话,但顺从有度;表达感情的方式活泼、有创意等。(2分)

【说“孝”理】示例1:孙萌:孔子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使你要外出,也必须要让妈妈知道,否则你妈妈会担心的。

示例2:孙萌:孔子说过,事父母几谏。如果妈妈有不对的地方,你要与她好好沟通,千万不要负气出走。你妈妈管你也是为你好,你说对不对?(3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4分)

1984年秋,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我的恩师、著名作家徐怀中的启发指导下,我写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在《秋水》这篇小说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

(1)莫言在演讲中所说的“安身立命的场所”指的是什么?(2分)

(2)如何理解莫言说的“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2分)

(1)“安身立命的场所”指的是莫言把“高密东北乡”作为自己文学创作的素材来源,作为他自己的精神家园。(2分)

( 2)一个作只有用独创的精神,表达独具个性的思想、情感,才能创作出不同流俗、具有永恒的作品。(2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 对某区一所中学九年级(3)班50名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自己求过家长或家长帮助求过护身符的占96℅,经常到网上占卜浏览的占34℅,相信自得幸运花、幸运石、幸运数字一定能给自己带来好运的占78℅。

材料二 在某网站输入“占卜”二字,可检索到34.4万个网页;输入“星座”二字,可检索到267万个网页。从搜索结果看,十二星座解说、周公解梦等内容充斥着网页。

材料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专家呼吁: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多为青少年出版一些好书。多提供一些有益的活动场所,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1分)

(1分)

(1分)

(3分)当今社会有些青少年很迷信(1分) 某些网络媒体宣传大量的迷信邪说   (1分) 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为之创建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多多好书,从而抵制迷信思想的侵蚀。  (1分

语文实践活动与口语交际。(共5分)

请参加以“读万卷经典书,行万里文明路”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①阅读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20字以内)。(2分)

材料一:位于湖南境内的江南名楼岳阳楼在今年春节和清明节开展背诵名篇《岳阳楼记》免票游览活动,受到游客好评。同样,江南另一名楼江西滕王阁在“五一”假期推出“背诵免票游”活动,游客只要能背出名篇《滕王阁序》,就可以免票在景区游玩,这一做法受到广泛好评。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今年“五一”假期也出台新举措,凡是能够在10分钟内完整背诵《论语》其中30条的游客,就可免费游览孔庙、孔府、孔林景区。

主要内容是:

②阅读材料二,请你在“青苹果乐园”栏目中跟帖,对丁姓同学、家长、媒体、网友这四方中的任意一方说几句合宜的话,表明你对此事的态度(不超过50个字)。(3分)

材料二:南京一名丁姓学生出国旅游时在埃及神庙刻下“到此一游”。事件曝光后引发各方热议,学校网站论坛“青苹果乐园”栏目中帖子骤增,有谩骂丁姓同学的,有指责家长的,也有委婉批评媒体热炒、网友过于苛责的。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对 说:

(1)抓住“景区”“背诵免票”“好评”关键词即可,意思相近

(2)对象1分,态度明确2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